我們到訪陳毅位在蘆竹區的工作室,他提及他現在每天都會來工作室一趟,牆上擺放著他與團隊夥伴歷年來所獲得的影像獎項、紀錄片海報,一旁則有日本紀錄片大師原一男題字與導演蔡明亮親筆簽名海報等陳設,頗具水準與氛圍。2019年19歲的陳毅,現就讀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二年級,他在桃園文學界、青年領域、教育圈子裡頭行動的很早,高中一年級時就成立文學社,連續幾年在桃園舉辦大型的文藝活動,擔任地方媒體記者、拍攝影像作品、獲得文學獎,種種行動讓副總統陳建仁親自接見,更成為南崁高中特殊選才錄取中央大學的首名學生,一時間媒體報導眾多,眾聲喧嘩之際,大家都給予他很多的肯定與掌聲時,陳毅卻消失了。
「那個意氣風發的陳毅發生什麼事?陳毅為何消失了?」從2018年六月後,陳毅的臉書少有更新,在許多記者會上、在許多文學活動中穿梭的年輕身影不見了。跟過去常常在上頭書寫的作風有所不同,陳毅才緩緩告訴我們他的生命在18歲下半年有非常大的變動,而這樣的變動使他整個人轉變不少,他的話語中再無當年的風光,反而有一絲老成的滄桑。
高中時期「迷失與曾經的追求」
從桃園市立大竹國中畢業後,陳毅考取南崁高中,在入校後受到作家李昂及多位台灣文學作家作品的薰陶,在網路上成立「臺灣文學閱讀及創作社」短短一年內網路社員竟有一千多人。因為對於文學的喜愛,使他開始策畫龍潭客家文學小旅行,首次嘗試寫公文「當時真的什麼都不會,畢竟一直待在學校這個舒適圈裡,龍潭客家文學小旅行是第一次的嘗試,也使自己對文學的熱情源源不絕的湧上」。他見到了作家鍾肇政,在其鼓勵下持續的專研創作,同時在課業上、文學閱讀推廣上花費時間與精力,卻在許多科目上出現學習的困難,國中成績幾乎名列前茅的他開始思考:「我真的是讀書的料嗎?」對於自己考試分數出現質疑,他花了更多時間在準備每一次的考試,在許多科目上卻始終突破不了。
隔一年,高中二年級的他開始在桃園幾家電子報社擔任特約記者,學習採訪與新聞稿寫作,頂著稚嫩的臉蛋,身上掛著記者證就到處跑新聞,也開始體會擔任記者風光背後的辛酸與無奈。同時他閱讀了許多國內外教育制度介紹的雜誌與幾本書籍,對他在教育上的思辨有啟蒙的作用。他開始在蘋果日報上書寫關於教育、環保等議題的文章,句句帶著不畏懼體制的犀利。而後成立了「獨立媒體-草根青年發聲網」,發表多種議題報導,提供青年說話發聲投稿空間。
在文學創作上,他在2017-2018年間連續獲得海峽兩岸漂母杯文學獎、桃園青年文學獎、東華青穗文學獎等,連續獲獎使他在創作上有更多自信,但他坦言當時卻不那麼快樂。早在國中三年級那年他為了喜歡的女生書寫一本小說,他提及那時候的書寫很快樂,那時候的創作沒有太多目的。他與夥伴呂亦揚成立毅然文創媒體工作室,帶領團隊舉辦2017年全國青年文學營,當時看似不可能成功的營隊,在他帶領許多高中生一起舉行下,邀請到檯面上眾多知名作家,連桃園市長鄭文燦都親自到場,現場可謂星光熠熠。
同一時期他投入微電影拍攝,使他獲得發現台灣百年老店的微電影競賽佳作,一路上順遂且獲得非常多前輩的照顧跟掌聲,他在高中二年級那年申請國立中央大學特殊選才計畫,成為南崁高中首位錄取該計畫的學生。猶記得他在臉書上說出這個消息時,該篇貼文按讚、留言恭喜的則數接近三百則,他在青年領域的地位跟分量都因為這個上榜,更加鞏固。憑藉著高中數年的行動,桃園市政府聘請他為市府第二屆青年諮詢委員,光鮮亮麗成為所有人、媒體與長輩們給他的定義。
生命的轉折
陳毅在工作室的櫃子上拿起2018年桃園城市紀錄片的手冊給我,他提到他的臉書在2018年6月後少有更新,原因是生命有重大的轉折。他在7月成功入選桃園城市紀錄片培訓計畫,起初真的是為了十萬塊才去申請,以為只是要拍攝完成一部作品,不料培訓過程使他近乎要得憂鬱症。
「當時吳乙峰導演在光影電影館的小教室跟我談話,我才發現原來我的模樣多麼可怕……於是我哭得非常慘,也由衷討厭當時的自己」在城市紀錄片七個月培訓過程中,他才明白過往獲得的掌聲其實都是假象,創作者才是一輩子追求的身份,他在導演們的陪伴、對話後拍攝外婆的紀錄片《美鳳的日子》,19歲的他漸漸找回失去的初衷與純真。
過去幾年來許多人知道他的光鮮亮麗,但他多次進出急診室、遭受網路攻擊、孤立排擠等事情他少有機會向社會述說,這幾年他常覺得自己格外的孤單且不被理解,卻漸漸能好好自處。「許多人因為害怕孤獨而迎向人群,我雖然也渴求有人陪在我身旁,但我自己透過創作能與自己對話,孤獨沒有不好,因為孤獨並非寂寞。我曾在網站撰稿寫說其實成熟的表現就是不再追求被所有人喜歡,有時候你再努力都沒有用,討厭你的人也不會放過你。」
接觸紀錄片後,他彷彿找到了一個平衡點,走在影像這條路他走得比別人早,18歲就接觸拍片,如今也持續拍攝紀錄片《1819》,他提及拍攝的過程至今都覺得是在跟被攝者搏鬥,這部紀錄片前進南崁高中拍攝,預計要拍攝兩年,在過程中他很快樂也很痛苦,試圖用紀錄片去理解當年的自己。
成為不一樣的大人
他告訴我小時候他巴不得馬上成為大人,可是在長大過程中他就後悔了,身旁許多大人失去對生活的熱情,他則是迷失在掌聲或是課業分數的追求裡,幾乎就要失去自己。高中時他接觸到世界名著《小王子》,這本書在首次閱讀時就使他邊讀邊哭,他在新書《18後》寫到「長大是一回事,選擇用什麼方式長大又是另外一回事,後來我發現如果將小時候的自己遺忘,就會成為奇怪的大人」,談到自己,他提到他的朋友都知道陳毅心裡住著兩個人,一個老人跟一位長不大的小男孩,他喜歡那個小男孩就像是住著小王子一樣,保有一絲幼稚與純真。
問到未來有什麼行動他也不知道,他只說會持續的創作,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出色的大人。
所有人對陳毅有許多不同的評價與說法,他仍然走向一條自己喜愛的道路,在眾聲喧嘩之際,努力找到自己真正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