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兒美館從小時候認識大時代 喚醒年代記憶

童真是創意的動能,藝術是加深記憶的方法,桃園市兒童美術館舉辦《小時候》特展,透過藝術家作品勾勒童年的經驗,展現純真的情懷,凝聚時代的記憶。本展邀集11名出生於1910年至1990年的臺灣藝術家,包含劉其偉、賴傳鑑、林智信、趙國宗、張心龍、徐瑞憲、黃坤伯、游孟書、羅喬綾、邱懷萱、李仲程等人的作品,透過藝術探看不同時代的童年樣貌,召喚集體記憶,鼓勵各年齡層的觀眾透過藝術分享兒時經驗,增進與他者對話。

5554
鼓勵跨齡觀眾分享兒時經驗、探看不同時代的童年樣貌,共同拼貼跨時代彌足珍貴的童年記憶。圖:桃園美術館提供

《小時候》展覽翻動記憶的壤層,串起現在與過去的童年,形成生命的書寫,展覽中各個年代的藝術家將童年記憶轉化為實體創作,讓兒時的各種經驗產生世代碰撞。期待大朋友們可以回望生命的根源、喚起童年的回憶;小朋友們則可以瞭解不同世代的兒時生活趣味,在藝術的探索中,學習自我認同以及喜愛自己的生活環境。歡迎大小朋友們在培養人文素養及感受藝術之餘,一同參與不同的童年故事,透過藝術發現自已以及瞭解他人。

55
《小時候》特展透過藝術家作品勾勒童年的經驗,展現純真的情懷,凝聚時代的記憶。圖:桃園美術館提供

現場展出作品的種類與主題多元,包括油畫、雕塑、版畫與粉彩等素材,本次展覽的11位藝術家作品包括劉其偉的《婆憂鳥(薄暮的呼聲)》描述祖母曾說祖孫之間的小故事;賴傳鑑的《牧原》,描繪童年成長的自然環境;林智信的《捉迷藏》,想念兒時玩伴的嬉戲;趙國宗的《中秋節》,表現與家人一同歡聚的節日;張心龍的《金鳳II》及徐瑞憲的《記憶旅程》,透過照片與影像,表現母與子相處的親情;黃坤伯的《童年記憶片段》和《Sweetheart#01》則是珍藏著父女之間的童年回憶以及玩具的世代對照;游孟書的《美力拜拜》系列作品,重新解構與思考兒時玩具帶給我們的文化影響;羅喬綾的《黑板》和《新生》,延續小時候學校溫暖時光;邱懷萱的《下課之後II》利用國小廢棄桌椅創作,回味著學生每上課一小時下課10分鐘的校園經驗;李仲程的《躲貓貓》,表現兒時嬉戲的心境,也藉此隱喻創作的情狀。

本場展覽期間並舉辦多場假日工作坊、藝術家駐館與團體套裝活動,以及規劃多處互動區,包括透過「我們的小時候」主題,以積木組合自己的臉龐,以及讓大小朋友、親子觀眾們於展場內一同拼貼自己的兒時相片。藉此,除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增進文化與藝術的寬廣視野之外,也希望彼此互相觀照各自的「小時候」,共同拼貼跨時代彌足珍貴的童年記憶。桃園電子報

(展覽及相關活動詳情請上「桃園市立美術館」官方網站 https://tmofa.tycg.gov.tw/及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mofa10711/。)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