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3日 星期一

原民紀錄片團隊攜手桃園餐廳 特製風味料理

動畫《鬼滅之刃》電影版近日上映,掀起竹筒飯銷售潮。其實竹筒飯不是原住民族唯一的美食;實際上各族還有炸構樹花、生醃肉等多種原住民族食材;作為都會區原住民族人口最多的桃園市,在地原住民族基金會攜手桃園知名的早午餐咖啡廳,以原住民食材特製 Pizza、燉飯,讓大眾能透過食物認識都市原住民族議題。

2 17
以馬告調味的燻雞,搭配吉拿富與野菜。圖片:業者提供

桃園市原住民族發展基金會(桃原基會)表示,台灣原住民族食材多元,同一種食材在不同族群裡更有完全不同的料理方式,原住民族稱為「毛毛蟲」的構樹花就有裹粉炸、小魚乾拌炒、燉排骨湯等不同做法。在飲食文化方面,連容器都很多元,香蕉葉、月桃葉,還有你絕對沒聽過的假酸漿葉都是餐桌上的好夥伴。

桃原基會指出,「食材會隨著族群遷徙的路徑生長,這也是台灣美食特別多的原因。」,原住民族被工作吸引來到桃園生活,卻也增添了桃園在飲食文化的豐富度,有阿美族帶來種植的麵包樹、翼豆,也有賽夏族、泰雅族的生醃肉,這些食材對非原住民族的台灣大眾仍然相當陌生,卻個個都是美食。

3 12
「桃園市原住民影音影像及文物數位典藏計畫」每年記錄了不同族人在桃園生活圓夢的酸甜苦辣。圖片:桃原基會提供

「桃園是多數原住民移居都市的首選,也帶來了許多部落的文化。」本次餐食合作源自桃原基會 2020 年的紀錄片主題《一起一起》,在拍攝過程中,桃原基會發現都市原住民的餐桌上依然有許多傳統食材。例如其他族群少見的「毛毛蟲(構樹花)」,原本是噶瑪蘭族人在原鄉的傳統野菜,在族人移居桃園後,仍是不可缺少的美食,促成了在紀錄片首映現場也帶入原住民族餐點的規劃。

桃原基會強調,因著不同原因,族人從五六零年代開始移居到桃園等都會區,無論是餐桌上的熟悉味道、遭遇的不同人們,或是城市的支持系統,都是不同族群能在都會叢林一起實現夢想的力量。《一起一起》成果放映會也即將於 11 月 28 日舉辦,屆時紀錄片的受訪者也會與現場觀眾一起探討不同食材與都市原民生活的連結。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