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跌倒成為生活殺手 物理治療師:訓練平衡力增加穩定性

跌倒,似乎不如車禍等事故來的可怕,但是骨折及臥床併發感染等後果,卻讓它成為台灣65歲以上老人事故死亡原因的第二名。英國研究也曾發現,老人只要跌倒一次,第一年死亡率就會增加0.9倍,重複跌倒的第一年死亡率更達到2.6倍,三年內死亡率也有1.9倍。

跌倒11533667
跌倒成為生活殺手 物理治療師:訓練平衡力增加穩定性。示意圖:截自pexels

即便保全小命,跌倒也是生活品質的一大殺手。物理治療師李尚澤指出,下肢肌肉佔身體組成70%以上,肌肉收縮能促進全身循環,有「人類第二心臟」之稱,若跌倒後靜養時肌肉及心血管系統退化,將開啟惡性循環,走幾步就喘,不走又會缺乏鍛鍊而更加虛弱。

李尚澤提醒民眾,罹患慢性病如血糖、血壓問題,也可能令人暈眩、失去平衡,或是中風損傷腦部使大腦不易控制肢體,平衡力也會變差,帕金森氏症患者則經常出現小碎步的步態,這些族群都容易因為平衡力不佳、步態不穩而跌倒,為「保命」一定要「防跌」。

人為什麼會跌倒?李尚澤解釋,當身體受外力干擾,比如絆到石頭,重心失衡,會採取多種策略以維持平衡、避免跌倒,以下肢來說,大致有三種策略,由小到大分別為踝策略、髖策略、跨步策略,都需要用到肌肉的力量,還有就是我們的「本體感覺」,也就是「肌肉運動知覺」。

平衡力是個比較大的概念,李尚澤說,一般人直覺認為跌倒是下肢肌力不足、無法支撐身體所致,事實上跌倒較常發生在行走中,若肌力不足到無法支撐身體,可能連站或走都有困難;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平衡力差、容易跌倒的人,常有本體感覺不佳的問題。

本體感覺跟視覺、嗅覺等感官類似,肌肉、肌腱、關節內都有本體感覺的受器,能讓人知道自己的肢體在空間中處於怎樣的位置。李尚澤舉例說明,一般人可以閉著眼睛脫外套,不會因為視覺受到干擾、剝奪而做不到,就是倚靠身體的本體感覺。

像是銀髮族,本體感覺比較鈍化,跟年紀大了視覺、嗅覺、味覺、聽力退化類似;而有些年輕人在跌倒或腳扭傷後容易再次受傷,也是因為破壞了關節、韌帶內的本體感覺受器,使得腳在踩到凹凸不平的地面,或是被絆倒時,不知該如何反應,因而容易再次受傷。

李尚澤強調,平衡力不佳的人有一些明顯特徵,例如站立時兩腳打得比較開(增加底面積)、身體微彎(讓身體更接近地板),走路時腳掌或整個身體晃動比較大,或是走路的步頻、速度開始變慢,也代表平衡力也開始下降,因此害怕跌倒、不敢走快。

李尚澤建議,平時多訓練下肢如臀腿的肌力,並透過速度上的訓練,或螃蟹步、側併步等橫向位移的動作,都可以讓自己在快跌倒時較快做出反應;此外還有個小撇步,把握6要點挑選走起路來穩定又省力的好鞋,讓身體更有多餘的心力應付突如其來的外力干擾,就有助預防跌倒;搭配鞋子的鞋墊,更是強化穩定平衡機能的要角,挑選時同樣必須留意。

資料來源:WCMnews世界傳媒聯播網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