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新興精神活性物質快速變化並製成新興毒品,行政院在「新世代反毒策略」中,對於毒品列管審議改採一次性列管政策。法務部也在第9屆毒品審議委員會經多次會議後,於去年12月23日完成全部一次性毒品列管的審議程序,新增299項毒品為新興精神活性物質,而後刪除3項,於今年7/13以視訊方式報行政院公告。
法務部表示,考量毒品列管關係到法律適用及罪刑法定原則,為了避免列管重複及名稱錯誤,後續與學者專家及相關機關共同檢視法條,因有部分項目不符合毒品異構物以同一毒品列管之原則,故修正合併重複項目,並於5/3完成法制作業正式發布預告2月徵詢各界意見,並已於7/2完成預告。
法務部指出,因現今毒品多為合成毒品,僅須改變化學物質結構便可作為先驅原料再製成毒品,為增強列管密度,避免犯罪集團利用未列管化學物質加工製毒,對於同一毒品的先驅原料之類緣物採取合併審議列管原則。如「2–碘–甲基苯丙酮」、「2–氯–甲基苯丙酮」、「2–氟–甲基苯丙酮」結構與第四級毒品先驅原料「2–溴–4–甲基苯丙酮」類似,稱為卡西酮衍生物的前驅化合物,經加工後可產成第三級毒品「4–甲基甲基卡西酮」(俗稱喵喵)。當中「2–碘–甲基苯丙酮」已通過列管,並完成預告也陳報行政院公告,13日更審議通過列管「2–氯–甲基苯丙酮」、「2–氟–甲基苯丙酮」,法務部超前部署列管相關毒品類緣物。
法務部強調,新興毒品推陳出新變化多端,以防毒品列管不足,讓犯罪集團有機可趁,在疫情期間,法務部利用科技設備進行毒品審議工作即時列管,不讓法律有空窗期,展現政府積極反毒之態度及決心,維護國人身體健康及社會安定。【責任編輯:黃慧玲】
拒絕毒品,珍惜生命,桃園電子報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