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烏克蘭戰爭一觸即發?國際1萬名志願者「為自由而戰」

日前美國政府緊急通知要求美國公民儘快撤離烏克蘭,因為在他們看來,俄羅斯隨時可能入侵烏克蘭,戰爭一觸即發。與此同時,網路消息稱有來自二十多個國家的一萬多名志願者正趕往烏克蘭,目標只有一個:保衛這個國家。

烏克蘭23532169

 
           

看到這樣的消息,首先想到的就是西班牙內戰期間著名的國際縱隊。1936年至1939年的西班牙內戰,是很特別的戰爭。最初只是西班牙國內左翼共和派與右翼國民派之間的衝突,影響遠遠超出這一國,成為現代世界史上重要事件。

 
           

西班牙內戰出現了兩個「縱隊」。一個是臭名昭著的「第五縱隊」,現在已成為潛伏敵方內部臥底、顛覆破壞、裡應外合的代名詞,另一個就是來自近二十個國家的志願者組成的「國際縱隊」。西班牙內戰還催生了海明威的「喪鐘為誰而鳴」和畢卡索的「格爾尼卡」等傳世名作,海明威和畢卡索都曾是國際縱隊成員,加入國際縱隊的文化名人還包括作家加繆、奧維爾、詩人聶魯達等。

三十年代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蓬勃發展時期。國際縱隊因有部分共產黨背景,現在美國較少為人知。但是當時美國人並沒有隔岸觀火。據統計,西班牙內戰中總共有2,800多名美國人加入國際縱隊。他們以那位解放黑奴的偉大總統的名字,驕傲將自己的支隊命名為「林肯營」。

國際縱隊的口號是「為了你我的自由」(Por vuestra libertad y la nuestra)。無論意識形態為何,他們有為解放全世界被壓迫者而戰的信念。西班牙內戰早已過去,國際縱隊已走入歷史。但是他們的精神延續到今天。我們在那些願意為保衛烏克蘭而戰的一萬多名各國志願者身上,看到了這種精神。

這一萬多名志願者是什麼樣的人?他們之中可能不乏冒險家獵奇者,他們的國籍、文化、政治背景各不相同。以前對他們來說,烏克蘭或只是一個不相關的地理名詞。為甚麼現在他們聚集起來,願意為保衛這個陌生的國家而戰?

與國際縱隊相比,烏克蘭的國際志願者更單純,意識形態色彩更少,更多的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他們的訊息就是,「如果你一定要把戰爭強加給別人,如果你唯一能聽懂的語言是武力,我們不介意拿起武器與你『對話』」。

 

籠罩在戰爭陰影下的烏克蘭是不幸的,但又是幸運的。因為在這個利益至上時代,還有人在雞蛋和石頭之間,選擇與雞蛋站在一起。為了你我的自由,國際縱隊精神不死。

新聞來源:舊金山世界日報社授權使用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