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心血管疾病每年造成全球約1790萬人死亡,其中有85%是導因於心臟病和中風。依據衛生福利部109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超過2萬人死亡,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去(110)年因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民眾擔心染疫風險,減少至醫療院所或中斷治療。國民健康署長吳昭軍呼籲,疫情期間,除了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相關防疫措施外,同時鼓勵民眾遵循醫囑,保護自己的健康;如檢查結果異常,請務必確認診斷,才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達到治療效果。
國健署提到,有鑑於心血管疾病會增加新冠致命風險,提醒有三高病史及心血管疾病患者,規律用藥及監測血壓不能間斷,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及減少疫情造成的影響。疫情期間,提供五招「三心二疫」心血管疾病照護方式。
第一招為「吃心」,以均衡健康飲食為主,少油、少鹽、多纖維,利用蒸、煮、川燙的不同烹調方式取代油炸,並避免出現暴飲暴食的行為;第二招「動心」,每週累積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例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多爬樓梯少搭電梯。疫情期間長時間居家,更應增加活動量、規律運動,可配合運動相關的影片增加運動量,且適時起身活動,避免久坐。
第三招是「安心」,應定期健檢,國健署提供40到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民眾可於疫情減緩時多加利用;第四招為「醫疫」,定期量測血壓、血糖、體重及回診追蹤,以利醫師依據個人狀況調整用藥,遵照醫囑建議,切勿自行減量或停藥,並可優先選擇視訊診療和社區診所追蹤;最後,第五招是「快疫」,疫情期間,仍要密切注意身體的狀況,如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疲倦、頭暈等心臟病徵兆,應儘速就醫,爭取黃金搶救期。
據指揮中心資料顯示,截至6月中旬因確診新冠死亡個案,註記有心血管疾病史者達3成,心血管疾病和新冠重症有相當的關聯性。美國心臟協會(AHA)則指出,新冠病毒會與心血管系統交互作用,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發病率,並引起心肌損傷與功能障礙。歐洲心臟雜誌也提到,新冠病毒感染導致心肌損傷、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及血管功能障礙和增加急性心肌梗塞和缺血性中風的風險。因此,吳昭軍提醒,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民眾,疫情期間更要提高對心血管疾病的警覺性,並留意身體的狀況,定期返回醫院追蹤檢查,才能早期發現異常,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