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2日 星期日

婦女尿失禁好尷尬!北醫新國民醫院教你找回生活品質

依據國民健康署2013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有17.7%的40至64歲女性最近一年內有無法控制小便的情形,其中88.4%是在咳嗽、大笑、打噴嚏或腹部用力的時候發生,15.1%有去尋求西醫治療。臺北醫學大學新國民醫院說明,所謂婦女尿失禁,顧名思義就是無法經由意識控制尿液排出,而產生漏尿狀況。常見於在懷孕生產後、中年、更年期後的女性。由於會不自主的漏尿,造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社交及衛生照護上的困擾,長期下來對於患者的身心靈會有嚴重的影響。依據不同的病理機轉,尿失禁可以區分為應力性、急迫性、滿溢性以及功能性尿失禁。

圖一
魏汶玲叮嚀,病人被詢問病史的時候,務必如實回答,最好將每日排尿記錄下來,提供醫師評估。圖:新國民醫院提供

北醫新國民醫院泌尿科醫師魏汶玲表示,為了進行精準的診斷,同時分辨患者為何種尿失禁,以便正確的對症下藥,病人被詢問病史的時候,務必如實回答,並且最好將每日的排尿記錄下來,提供給醫師評估,而醫師在問診的同時也切記留意病人的排尿狀況及本身是否有慢性疾病。在評估患者是否有骨盆腔器官脫垂的問題前,醫師也有可能採取觸診、陰道指診的方式診斷,再利用尿液檢查判斷是否有膀胱發炎的徵兆。除此之外,簡單快速且屬於非侵入性、無輻射的超音波檢查,更能協助醫師了解病人膀胱尿容積與餘尿量。但是若要清楚得知病人的尿流速、膀胱感受、收縮力和尿道壓力,醫生可能就會採取較侵入性的方式「尿路動力學檢查」來鑑別為何種尿失禁。

圖二
臺北醫學大學培育許多優秀的泌尿科醫師,助病人重拾優良的生活品質。圖:新國民醫院提供

魏汶玲提到,預防尿失禁的方向為增加骨盆底肌肉的力量,以及降低對骨盆、膀胱的負重為目標。因此,預防的方式除進行凱格爾運動之外,民眾日常更應養成不憋尿、預防便祕的好習慣,也要盡量避免攝取刺激性的食物。若真的被診斷出有尿失禁問題,魏汶玲提醒,民眾不要緊張,因為尿失禁不僅能夠透過藥物進行治療,若民眾有需求也能夠選擇侵入性治療,如尿道懸吊術,可改善應力性尿失禁,或是採取肉毒桿菌素注射,將肉毒桿菌素直接注射在膀胱肌肉使膀胱放鬆,對於膀胱過動症所至之尿失禁有顯著效果。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