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長鄭文燦昨(10)日下午出席2022天下城市高峰論壇,以「桃園市政穩健發展,打造宜居宜業的公義城市」為題發表專題演講。鄭文燦除了細數桃園自升格後,在產業發展、低碳城市、海岸治理、親水城市等面向取得豐碩成果,他更強調一座城市各種建設背後都有它的價值存在,建設應該展現出溫度與友善,同時與城市發展目標相呼應,永續發展已成為桃園未來城市翻轉最重要的價值,必須將環境視為綠色資產,讓城市站在新的起跑點。
鄭文燦表示,桃園自升格後,近8年來人口增加約21萬人,是六都中最年輕且唯一人口正成長的城市,為幫助城市轉型,市府正積極推動城市發展三支箭,包含「桃園航空城計畫」、「亞洲‧矽谷計畫」、「三心六線」軌道基礎建設。其中桃園航空城計畫將成為翻轉桃園的重要關鍵,他進一步說明,該計畫涉及2600公頃土地區段徵收、居民拆遷等議題,市府秉持一對一的耐心、決心、細心、貼心及暖心傾聽居民訴求,在居民權益最大化前提下,提出10大優惠補償方案,包含建物從優補償,機場園區及周邊地區整體補償由452億元,提高到730億元,增加約61%。過程中市府也積極召開公聽會及說明會,讓計畫更公開透明,經過團隊努力成功化解對立,航空城計畫正式進入實質開發階段,區段徵收工程陸續開工,且進入招商階段;目前安置住宅4個基地1924戶也已全數發包。此外,計畫也兼顧生態與文化保存理念,包含前空軍桃園基地設施群及13座埤塘公園皆全數保留,藉此傳承城市與地方的珍貴記憶。
鄭文燦說明,亞矽計畫為桃園產業發展的重要動能,包含青埔地區設置5G示範區,期盼帶動5G和雲端產業在桃園蓬勃發展。此外,桃園也是台灣ICT產業的重鎮,在硬體製造領域一直是領航者,未來加上5G、AIoT、雲端等尖端科技發展,可望幫助桃園在下個世代創造更大的產業競爭力。
鄭文燦提到,完善交通路網有助於北北基桃首都生活圈發展。目前雙北捷運網絡已相當成熟,桃園則全力推動三心六線軌道建設,未來除了捷運機場線,三鶯線八德延伸段、捷運棕線也將串聯桃園及雙北地區,以及桃園鐵路地下化工程,將形塑北北桃1小時生活圈。此外,他也認為鐵路地下化可幫助都市縫合,除了沿線增設5座通勤站,也將消除陸橋、地下道、平交道,改變都市交通景觀。
鄭文燦細數桃園8年來的改變,包含市區增加3.1萬個停車位,透過路平計畫及開瓶計畫,紓解桃園部分路段交通壅塞問題。此外,桃園也積極發展綠色人本交通,與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攜手建立國際生態物流示範城市,發展綠倉儲、綠能物流聚落、智慧共享倉儲、低碳運具等。鄭文燦也說,桃園積極朝向低碳城市發展,桃園溫室氣體排放較升格前減少16.75%,且全國唯一連續3年獲國際碳揭露A級城市,市府也在去(110)年成立永續會,預計今年公布桃園市2050淨零路徑。
鄭文燦指出,外界對桃園的印象多半為工業重鎮,空氣品質經常不佳。事實上,自109年起,桃園連續3年PM2.5濃度低於國家標準,顯示桃園空品持續改善中。同時,桃園也是電動機車的故鄉,四大品牌皆在桃園,國內電動機車龍頭企業Gogoro落腳桃園發展,加上市府推出補助汰換二行程機車優惠措施,桃園電動機車超過8.5萬輛,數量為全國第一,轄內並布設超過1500處電動機車換電站;Goshare也選在桃園先試行,皆有助於減少移動污染源。
鄭文燦談到,桃園的環保產業全台最集中,擁有許多資源化工廠、循環經濟示範工廠,由長榮集團及中鼎集團合作投資的桃園市三合一生質能中心也將自今年起試營運,發電效率約28%,遠高於國內既有24座焚化廠認定標準,可處理大量廚餘及垃圾,同時空污排放量低於歐盟排放標準。
鄭文燦也說,過去地方政府對於海岸管理及海洋生態保育著力較少,《海洋管理法》通過後,桃園率先其他縣市成立「海洋管理處」,透過政策積極維護轄內46公里海岸線生態,包含面積達961公頃的國家級濕地「許厝港濕地」,市府完成22公頃非法魚塭拆除,協助將土地復育為潮間帶,許厝港濕地也成為全台最大的候鳥棲地,吸引黑面琵鷺、小燕鷗等稀有鳥類駐足;此外,草漯沙丘擁有台版撒哈拉沙漠美譽,成為遊客熱門打卡景點;藻礁保護區則復育良好,生物多樣性持續增加中;市府也依據《文化資產法》,完成10座新屋石滬群修復保存工作。另一方面,市府也成立16支海岸巡護隊、6支環保潛水隊、動員852名志工協助清除海岸垃圾,並強化海岸環境監控工作,包含設立海岸環境監測科技中心,與氣象局、中央大學合作布建海象雷達系統,同時也完成新屋溪、觀音溪、埔心溪3站海岸水質監測網。
鄭文燦提到,桃園過去企業廢水排放問題,經常造成河川流域及農地污染問題,市府積極透過廢污水排放總量管制、銅離子總量管制等政策,並輔導PCB企業朝向低污染、高值化方向發展,同時建置河川水質淨化系統,讓南崁溪、新街溪、埔心溪等流域水質變得更加清澈,也讓民眾更願意到周邊地區休閒遊憩,打造親水與防災韌性並行的城市。
鄭文燦最後也說,桃園雖然是工業聚落,但永續發展已成為桃園未來城市翻轉最重要的價值,也是讓各城市共好的方向,他認為必須將環境視為綠色資產,而非歷史共業,將有助於讓城市站在新的起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