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與美國在台協會AIT、美國創新中心AIC、國泰金控、國立臺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松山文創園區於上周末8月21日共同舉辦「2022臺灣氣候行動系列專題演講 feat. 氣候新解方論壇」,吸引現場爆滿及線上觀眾參與,共同從氣候金融、政策、科學到青年培力四大面向提出未來淨零新解方,會中國際氣候發展智庫也正式宣布成立「自然為本解方中心 Nature Based Solutions Center, NBSC」,獲得高度關注。
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分享「用投融資手段展現氣候影響力」,展現集團重視社會與環境永續,在氣候行動亦受國際肯定。集團視煤炭產業為「擱淺資產」,納入投資敏感性產業控管,引導高碳排企業轉型,並發掘機會,進行相關減緩風險的投資,承諾2050年集團將達成淨零碳排,程投資長也呼籲企業 ”不只是做 Best in the World,更應做 Best for the World”。
行政院能源辦副執行長林子倫於會中提到,從減碳、低碳到淨零,需要跨領域的合作找到新的解方邁向2050,特別是現在從金融角色切入關鍵核心。中央氣象局副局長程家平提到氣候意識在未來各領域主流化的重要性,並從技術、工具、公私夥伴關係來落實。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副理事長張雅惇表示企業的解方不只有政策解方,更要規模化(Scale up)、模組化、區域化(在地化)。
在科學新解方研討中,臺大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邱祈榮強調ICDI設立「自然為本解方中心NBSC」的重點,包括協助企業進行森林碳匯、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藍碳等新的方案規劃,將為國內企業界找出新的方向。中原大學教授王玉純分享氣候與健康的重要性,強調健康能提升福祉的感受度。地球健康,人才會健康。中山大學海洋環境與工程系教授陸曉筠提出台灣缺乏空間資訊,應強化LI (Location Intelligence)的空間運用,充分展現空間價值。與會的台灣青年氣候聯盟理事長張寒瑋表示青年是最受影響的族群,青年更要以小行動促進總體氣候影響力。立委洪申翰法案助理黃品涵表示群眾力量對跨領域政策倡議與推動相當重要,在資訊多、速度快的環境下,青年世代更需要耐心與平穩來推動氣候淨零。
今年第二屆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將於10月7至9日在松山文創園區2號至4號倉庫盛大展開,由國泰金控共同主辦,並有美國在台協會持續支持。展會被視為台灣的COP會議,今年將聚焦在調適(Adaptation)、去碳(Decarbon)及教育培力(Education)等三大議題主軸,冀望讓所有氣候行動夥伴都能一起學習、成長、得到啟發,也為今年埃及所舉辦的COP27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