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食慾下降一半!大貓熊「團團」傳病情惡化 再接受MRI檢查

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自本(10)月16日開始出現後肢無力、食慾下降情形,每天的竹葉進食量、排便量及活動力持續下降,為了瞭解「團團」的疾病進程,再度安排團團於22日上午前往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附設動物醫院接受腦部磁振造影檢查。

 

「團團」返回大貓熊館休息和用餐
團團傳出病情惡化,10/22再次接受MRI檢查。

動物園說明,團團自8月31日被觀察到再度發生異常行為後,至10月15日之間未再發生疑似癲癇的症狀,進食情形及活動力也恢復到以往的狀態。原本計畫在18日讓團團到大活動場與遊客見面,然而保育員在16日下午進行動物訓練過程中,發現團團左後肢動作較遲鈍,施予坐下定位指令時,其後肢不易伸出就位;17日早上「團團」走路步伐緩慢,後肢明顯無力,食慾也開始下降。照養團隊為求謹慎且需要近身加強觀察,決定讓團團仍暫留置後場,以利密集追蹤掌握動物狀況。

 

「團團」於10月22日中午約1點左右順利甦醒
團團出現後肢無力、食慾下降情形。

動物園指出,今年10月以來團團的糞便量除了10月12日總重為9.6公斤外,其餘天數均有10公斤標準,甚至達到15公斤以上的優良水平。但在16日團團開始出現後肢無力、食慾下降情形時,獸醫師進行檢查、血檢報告顯示團團並無感染情形,推測可能是腦部病因所導致。接下來緊密觀察到團團每天的竹葉進食量、排便量及活動力持續下降,甚至不到以前平常的一半,保育員在動物訓練時團團無法像過去一樣,依照指令用鼻子碰觸到目標棒,後腳步行狀態亦不復以往。

 

檢查前後歷時約3個小時
團團做了3個小時的MRI檢查。

動物園進一步提到,自10月16日開始,在動物園醫療團隊積極與醫療顧問團隊專家討論下,獸醫師投藥並給予輸液舒緩團團不適的症狀,保育員也從日常飼糧中添加蛋白質、維生素E、B群、補體素及膳食纖維等營養補給品,並增加餵水的次數,讓團團維持足夠的體力對抗病魔。另一方面為了儘早確認團團的病況,同時與台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附設動物醫院協調檢查時間,安排團團在22日上午再度接受腦部MRI等檢查。

 

動物園表示,當天檢查前後歷時約3個小時,為減低麻醉風險,邀請台大醫院麻醉部醫師黃啟祥全程協助團團麻醉監控,團團於當日中午約1點左右順利甦醒,由動物醫療照管團隊護送返回動物園大貓熊館休息。動物園將在各項檢查結果出爐後與相關領域專家學者討論,以為後續的醫療照護方向評估及建議。

 

動物園補充,今日為團團測量體重為121.8公斤,今(111)年9月份平均測量為113.46公斤;今日竹類採食量6.6公斤,9月份平均12.33公斤;今日排便量8.4公斤,9月份平均為11.32公斤。此外,團團現在躺著休息的時間比較長。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