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農業局今(10)日邀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北區分署長黃昭興及新屋區農會拜訪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場長郭坤峯,共同商研桃園市智慧農糧作物推動方向。農業局指出,農業面臨氣候變遷、從業人口老化、缺工,智慧農業與科技的運用將成為農業必然要走的路,現場邀請到桃園農改場博士賴信忠及吳有恒探討智慧農業概念、省工農業機械研發技術,同時透過智慧農業技術設備導入的現況與需求進行討論。
桃園農改場指出,近年積極推廣智慧生產、智慧接單來達到智慧產銷,運用物聯網及AI開發設施作物智慧栽培管理模式,結合氣候、作物生育等資通訊,倒入自動生產排程預估產量,達到人力資源管理最佳化。
黃昭興談到,近年推動智能防災設施型農業計畫、農糧作物生產設施與設備計畫、省工高效及碳匯農機補助計畫及青年農民輔導計畫,藉由輔導農戶興設加強型溫網室設施,提升防災生產效能,生產高品質農產品,進以提升經營效率及穩定市場供需。農委會畜牧試驗所博士施意敏則提到,可藉由草料作物再利用,建立農業資源物循環,穩定芻料供應系統。
農業局長陳冠義表示,桃園市擁有多樣的地形,農業生產總面積達3萬公頃,農業局自104年開始逐年補助大、小型農業機械,輔導農民汰舊更新農業機械設備,達到農業省力省工、升級生產技術。為因應極端氣候,水資源利用管理更為重要,桃園市積極推廣水稻產業轉作低耗水雜糧作物,達到農業用水的減量,增加作物多樣性,強化桃園農業適應性,且規劃旱作變遷歷史動態作物分布,提供作為農業種植與水資源管理運用的參考,後續也研提新興計畫,以農備災智慧農業平台,將可應用在各種災害的預防平台,未來甚至可整合跨單位的服務平台,達成減災省工提升農友收益的目標。
郭坤峯指出,「工欲善其事,先利其器」,配合市府推動智慧農業小組,針對今日各項議題也同步籌組智農輔導團隊,透過產官學共同努力,盤點生產端及技術端智慧農業發展現況及需求,藉由跨機關合作及產業輔導,研議規劃建置示範場域,推廣自動化、精準化、智慧化耕作方式,達成提升農友收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