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蘆竹慈母宮韓國行 會常法師率眾訪古剎

by 記者陳毅
08:15
分享這篇新聞:

桃園蘆竹慈母宮韓國宗教交流行,昨(11)日進入第三天,一早由同行的「元亨寺台北講堂」監院 會常法師帶隊,前往「梵魚寺」「通度寺」「海東龍宮寺」三間古佛寺參訪,各有不同的收穫。

 

由會常法師(一排左三)帶隊,慈母宮一行參訪各佛寺。圖:陳毅攝。

會常法師表示,佛跟我們說,處處要結善緣,此次參訪「梵魚寺」便是一個例子。當年在講堂有兩位韓國的學生,一位是自己的同學,一位則是師父的學生,這次這兩位法師剛好能協助梵魚寺、通度寺的參訪安排。會常法師提到,來到梵魚寺他便想起十幾年前也曾參訪韓國的寺院,也曾有一日就住在梵魚寺,當年居住的地方便是今日交流的場所,會常法師直呼:「因緣真是不可思議!」。

 

歷史悠久的佛寺別有韻味。圖:陳毅攝。

提到「通度寺」,會常法師說,來到韓國參訪佛寺都會安排這間,因它是十大名剎之一,也是三大寺院中的「佛寶寺」,供奉著佛陀真身舍利,該寺不立佛像,而是用佛陀舍利當佛像、當佛的法身。這次到了供奉真身舍利的金剛戒塔,平常是不開放進入的,這次也特別破例讓訪團法師們進去。會常法師說,他想起十多年前也曾隨老師前來這,他認為「人有佛心、人有慈悲,佛就有感應」,隨團的法師依佛教禮儀繞佛,稱「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聖號,走著走著竟飄起小雨,也許是佛陀給的鼓勵跟嘉勉。

 

於梵魚寺進行座談交流,台灣多間宮廟主事者參與。圖:陳毅攝。

會常法師提到,這次參訪的三間佛寺,代表不同的佛菩薩發不同的願,要度不同的眾生,這也是為何佛菩薩要有千億個化身,都是為了因應眾生狀態的不同。梵魚寺非常具有禪宗精神,都以道業為重,認為身體就是修行的工具,身體的病痛或許也代表我們不夠用功,無法像祖師一樣腿一盤就解脫,所以它們有非常堅決的道心存在。而通度寺,很接地氣,除了內修,設有佛學院之外,也很接眾,很多的遊客藉由假日前去禮佛,添加了很多的元素,包含他們成立了博物館,展示過去通度寺的佛畫。

 

會常法師(左二)在韓國當地法師帶領下參訪佛寺。圖:陳毅攝。

而最後一間佛寺「海東龍宮寺」,會常法師說這間更接地氣,可以當成遊樂地區,創造一個清靜的地方是為了結眾善緣,為眾生鋪一條平坦的路,所以就算是來看風景、湊熱鬧也無妨。會常法師分享,任何的宗教都要提升,都要學習每一個宗教的優點。

 

法師群於通度寺合影。圖:陳毅攝。

會常法師補充,這次在梵魚寺特別針對僧伽長照議題交流,這個議題需要被關切,韓國除了全民健保外,另外有總本山負責僧伽照顧,但偏於曹溪宗法師們。比對於台灣的佛教長老已打下基礎,包含僧伽醫療基金會、慈濟功德會。台灣也是以道業為先,但身體是一個工具,盡可能不要讓它妨礙到修行。台、韓的做法不同,但理念一致,不論是梵魚寺或是通度寺,都認為僧伽照顧是重要的,只是還要釐清要如何做。會常法師提及,他的理念是借力使力,以急難救助優先,將與評比優良的機構合作,另外他想做的是僧伽教育、跟大眾教育,這次的參訪也讓他釐清想走的路也更有信心推廣下去。

 

會常師父談及,隨著韓國觀音閣行宮安座,他也跟朴婕瑀宮主分享,苦都苦過來了,接下來便是康莊大道。而任務是要鋪一條平坦的路,因為眾生不願意走太困難的路,又有些人看到平坦的路,也覺得無趣不想走,那我們就得伸出手帶著他們走、要讓更多的眾生來結緣。會常法師說,朴宮主也知道傳統信仰要改變它不太可能,因為它已經流傳成現在的樣子,所以未來必須要先從有形的救濟貧苦開始,必須讓苦難的孩子、鰥寡孤獨的人有個依靠、能照顧自己,或許就來當義工,讓他們有一口飯可以吃,「苦的原因可能是過去沒有一些善,現在就來種善緣。」

讀者迴響

您可能也會喜歡

Adblock Detected

Please support us by disabling your AdBlocker extension from your browsers for our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