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勵馨桃園創傷療癒展即起至12/7登場 喚醒大眾關注性別暴力

勵馨基金會桃園分事務所昨(1)日起至12月7日,辦理為期一星期的性/性別暴力防治互動展—「ㄋㄧˇ好嗎?察瑪」,期待透過與藝術的結合,能激盪出社區民眾對於性/性別創傷的共鳴,使社區民眾更可以認識性與性別暴力,進而理解創傷反應與創傷知情。

附圖三:左:勵馨桃園主任賴文珍與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中壢區立委參選人—徐鶯慈合照
勵馨桃園主任賴文珍(左起)與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桃園市第三選區立委參選人徐鶯慈。圖:勵馨桃園提供

勵馨桃園表示,勵馨桃園於2005年開始服務桃園地區,迄今(2023)年已深耕在地18年。從桃園地院的服務處開始,一步步將具有性別平等概念的服務拓展至桃園各區。勵馨桃園的服務面向聚焦在賦權女性與兒少,以三大面向為主,受暴婦女居住正義、兒少生存正義以及司法正義。受暴婦幼居住正義,除了關心受暴婦女及隨行子女的立即人身安全之外,還加入勵馨的自籌服務「多陪一里路」,在受暴婦幼的復元路上挹注居住支持、托育服務、經濟輔導等;兒少生存正義中,勵馨桃園不只關心未滿20歲懷孕的議題,同時關心目睹暴力兒少、高衝突家庭的孩子們與兒少性侵害防治;司法正義中,桃園地方法院的勵馨家暴暨家事事件服務處,與性侵害防治服務社工們位居戰場第一線,以性別平等的視角去監督司法環境。承襲以上實務脈絡,勵馨在服務中看見了許多遭受性別暴力的創傷經驗。

附圖四:勵馨基金會社工為婦幼隊隊員講解服務對象的創作心聲。
勵馨基金會社工為婦幼隊隊員講解服務對象的創作心聲。圖:勵馨桃園提供

勵馨桃園指出,隨著今年5月底,「#MeToo運動」的浪潮襲捲台灣,勵馨桃園發現許多性別暴力被害人過往隱忍的創傷,也透過一件件令人傷心的故事,看見了當事人堅毅的力量以及群眾友善的力量,同時也看見了社會進步的空間。勵馨桃園心疼這些受傷的當事人,認為應該要看見各種經驗、承認多元傷痛、尊重不同選擇。因著長期服務的經驗積累下,勵馨桃園深知預防宣導的重要,更是願意承擔性與性別暴力的防治工作,在性別暴力的河流上,從上游開始作好水土保持,避免傷痛的發生。因此催生此次的性/性別暴力防治互動展—「ㄋㄧˇ好嗎?察瑪」。

附圖五:參與民眾留下觀展後的祝福。
參與民眾留下觀展後的祝福。圖:勵馨桃園提供

桃園市律師公會副理事長陳韻如在開幕茶會上與大家談到,「我的事務所做的比較多的是婦女的服務,比例大概二分之一,在做案件的過程中,創傷不會因為判決結束就結束,甚至也不是當事人才會有創傷,包含他的家人有時候也會有創傷反應。」

「察瑪」一詞,發想自勵馨基金會桃園分事務所主任賴文珍,賴文珍表示,「『察瑪』源於創傷英文『Trauma』的音譯,察瑪Trauma,是我們從出生、上學、工作到成家的人生道路中,刻印在身心靈上或大或小、或輕或重的印記。會選用『察』是希望來參與展覽的民眾可以察覺自己的情緒,同時也覺察到伴侶與孩子的情緒;選用『瑪』則是給予社區民眾祝福,希冀藉由玉部首的瑪字,提醒大家每一個人的價值如同玉石一樣寶貴,看見自己的價值之外,同時也看見他人的價值。」

 
           

勵馨桃園提到,桃園在地插畫家愛倫公主,透過藝術為此次創傷展覽獻上祝福,集結服務對象群的創傷經驗成為主架構,將這些察瑪的印記轉化成六隻小怪物,這些印記特別容易出現在關係撕扯的時候,並隨著時間與壓力的變化,成為隱形怪、尋愛怪、煩惱怪、無力獸、急躁獸和壓力獸。通常人們很難在一開始就覺察到察瑪小怪獸的到來,只會覺得自己有時候特別容易難過或生氣。等到受傷的關係隨時間和壓力持續惡化至我們喘不過氣時,才會突然發現原來是察瑪小怪物搬進人們身心靈,把身體、內心和靈魂都禁錮住了。

桃園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副主任陳婉衿參觀完展覽後表示,「前陣子#MeToo事件後,其實可以看到社會輿論對於當事人比較友善,較不會怪罪當事人,但是我們這個社會就真的性別公義了嗎?其實還是很長一條路要努力,我們還是看到這個社會每天有這麼多暴力事件的發生。在「ㄋㄧˇ好嗎?察瑪」的展覽中可以看見不同服務對象的心聲,並藉由展覽看見他們怎麼樣走過一段創傷的道路。」

桃園市警察局婦幼隊偵查員羅宜蓁提到,「雖然警政主要是處理司法的部分,但我們也常常會看到被害人在說明案情時,他們的身心反應及創傷,我們覺得很心痛,也會希望可以多多幫助他們。謝謝勵馨基金會今天舉辦這個展覽,讓我們可以多認識不同的網絡單位,也讓我們換位思考,多理解被害人的內心及創傷反應,讓他們在鼓起勇氣報案的時候,可以感受到社會對他的溫暖與接納。」

勵馨桃園強調,期待藉由察瑪小怪物的出現,與助人工作者的陪伴、引導,讓參展民眾覺察自己在關係裡的受傷,這次展覽也會如實呈現,服務對象群所面對的創傷經驗,讓更多人認識他們內心的察瑪小怪獸,並對察瑪有更多的理解與包容。希冀藉由此次展覽開啟與社會的對話,從認識察瑪開始,拉近一點與理解創傷的距離,也藉此推展創傷知情的概念,看見性與性別暴力的傷痛經驗、認肯創傷進而秀秀創傷。讓察瑪不僅僅是負向的印記,也可以是滋養自己的獨特經歷。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