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探訪前桃園縣長劉邦友故居

文 / 邱傑
廚房通往正廳的走道旁擺著一架看來頗有年代的二層式木架,上一層用來擺飯桶,下一層擺飯碗和筷子……他們說,劉邦友小時候最喜歡睡在上層台上,好像那就是他的專屬位置……

C20240115221254418
作者(最前排)與劉府家人合影。圖:邱傑提供

我因為受託撰寫劉邦友故縣長的故事而探訪他的故居,雖然我與劉縣長相識相交匪淺,這卻是我第二次來,前一次是劉縣長遭受槍擊後我前來靈堂上香,歲月匆匆,迄今已近三十年。

劉縣長老家在中壢芝芭里,文獻中記載此地發源甚早,維基百科中載稱,芝芭里原為客家人所開墾,使用饒平客家話,後來受到周圍聚落影響,現今使用閩南語占多數。

劉家位於芝芭里東芝路上,是一座典型的雙護龍三合院,格局完整而未見過多華麗裝飾,呈現素樸簡潔的客家合院建築特色,宅院前有昔時晒榖之用的水泥廣場,現在已經不必晒榖而改用來停車;內部格局從正對中軸線正廳大門的神明廳、客廳、依次延伸左右的廂房、廚房衛浴一應俱全,家人將之收拾得整整有條,一塵不染。

三合院大宅的正廳是傳統的神明廳,在一幅四十一年十一月初二劉邦友的曾祖父守龍先生九一壽誕所拍攝的黑白家族大合照中,一家大小齊聚正廳門前合影,當時劉邦友還只是一個坐在前排地面上的小男孩,轉眼和他同坐一起的同輩小朋友們,如今個個都已華髮如霜了。

 
           

除了這張珍貴的老照片,正廳還懸掛著一幅毛筆書寫著祖德流芳四個大字的劉氏列祖列宗像,三位歷史名人的畫像並列其上,分別是漢朝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東漢光武帝劉秀以及蜀漢昭烈帝劉備;另並錄有一篇劉氏開基源流,及劉家祖先廣傳公的〈訓十四子遺詩〉。

這篇遺詩被奉為劉家的家訓而代代相傳,詩中祖訓如今看來,子孫真也無違無誤,誠屬難得。全詩加下:

駿馬騎行各出疆,任從隨地立綱常,
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
早晚勿忘親命語,晨昏須顧祖爐香,
蒼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兒共熾昌。

詩中所提的卯金氏就是劉氏,二七男兒並不是二十七個兒子,而是十四個兒子,二乘七即十四。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是故鄉,寫的正是劉家一族自中土遠遷來台,早已落地生根,開枝散葉,他鄉也變成故鄉了。祖訓高懸廳堂日日面見,正是劉家傳續的慎終與追遠美德。

大廳另還懸掛著多幅家族合照,兩旁牆上也貼著掛著許多獎狀賞狀,這些獎狀大部分都是歷年來劉家飼養豬公參加神明廟會神豬競賽所得到的優勝名次和獎勵,這也看得出家族信仰之誠。客廳中央有一張大型圓桌,是家族團圓聚餐之用,據說在近年疫情爆發之前大圓桌的聚餐總是一坐就是二十幾人。即使大廚大灶大桌子,由於家中成員多,團圓用餐還得分批進餐。

大廳左右廂房以合板隔成一間間房間,每間都是一門一窗,其中第一間門窗緊閉著,那是劉邦友夫妻的房間,劉邦友離世後這個房間至今保留著原樣,沒有被更動過。

廚房占地寬大,備有許多大型的鍋具、為數非常多的碗盤,都分別整理排列各就定位。最吸睛的是靠牆一口老式大灶,殷紅色的灶面磚一塵不染,泛射出歲月的光彩。煙囪由屋簷穿出直伸簷外,灶前堆著柴火,灶中一口大鼎目測約有兩尺六直徑,鑄得比一般的鼎都要深,主婦們說,每年春節過年一次放進十六隻雞一起煮熟,可見真是罕見的大鼎!

廚房通往正廳的走道旁擺著一架看來頗有年代的二層式木架,上一層用來擺飯桶,下一層擺飯碗和筷子,架子高約兩台尺,長約三台尺許,他們說,劉邦友小時候最喜歡睡在上層台上,好像那就是他的專屬位置,誰也沒想到那個睡在上頭的小男孩後來變成了一位萬人矚目的縣長。

左右護龍正中間那一間都設有護龍大門,被當正廳之外的另一個客廳使用,其中左護龍的客廳裡擺著兩組大型沙發,一座大型電視櫃,中央一座大茶几。在劉邦友遇刺身亡之後,靈堂搭在前庭晒榖場上,這座客廳用來迎賓,靈堂搭好的次日李登輝前總統前來弔唁,祭拜之後坐在這組大沙發中座位置,家人看到老先生幾次拿下眼鏡拭淚。

劉邦友的大弟在案發後為了協助破案,曾被專案小組安排接受催眠,在進入催眠狀態時看到哥哥也是坐在同一個位置,那個位置一直是劉邦友生前喜歡坐的地方,大弟邦營先生說,他自己矇矓中站在客廳入口的門坎前,見了劉邦友坐在沙發那裡,便呼喚他多聲,但劉邦友只顧朝著電視方向一直按著選台器不停,完全沒有理會。

劉邦友身為興荖先生五個兒子、一個女兒、一個養女一共七位子女中的老大,因為身為長子,童年劉邦友的生活非常打拚也非常辛苦。所有下田幹活的事無一不親自歷練。在桃園歷任縣市長中,有幾位偶爾下鄉訪視,遇著田裡農人插秧、割稻,常常都會捲起袖子下田表演一下,但那是表演而非真本事,劉邦友下了田,俐落的真工夫是絕不含糊的,記者和隨行的人看他一派輕鬆、嘻嘻哈哈在田裡露幾手,倒不知他在驕傲中藏著幾分辛酸?

作者:邱傑 / 文字工作者
本文為作者授權文章,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報立場。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