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 星期二

副刊/中山七里《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我與你的責任

0319 scaled
《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書封。圖:傅淑萍提供

殘暴犯行使我們義憤填膺,犯罪者必然是窮凶惡極之人,然而在闔上推理小說的結局之時,總會有點悵然若失,即使確實揪出了真兇、達到解謎的目標,也無法真正滿足。

中山七里《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的故事舞台在宮城縣仙台市,環繞著福祉保健事務所。福祉保健事務所是日本掌管衛生福利的部門,也就是提供弱勢保護傘的單位。需要生活協助的年長者、無法工作的人,在每個地方都存在,但受到地震重創、逐漸重建市街的仙台卻正面對棘手問題。

復興工程提供的工作機會吸引了宮城縣其他的都市窮困的人到首都仙台,移居浪潮使得生活保護補助金預算吃緊。生活保護補助金是福祉保健事務所的業務,支持的法源來自憲法,目標是「保障國民最起碼的生活與自立的制度」,算是最後的手段。制度的理想是透過完善的審查,金援置身絕境之人,期望協助國民最終能回歸社會。

跟著全知作者,我們走進被害者的日常,先見到了「好人之死」。我們一方面因兇手將人捆縛、活活餓死的手段而駭然,另一方面也為好人遭受怨恨而悵然。只是,當隱藏於脈絡的傷痕漸漸顯露,見到天秤傾斜的我們,會因好人背後的可恨之處而感到動搖嗎?

跟著刑警調查調查,我們得知福祉保健事務所發放補助金的第一線人員,見過了許多「惡人」,總有詐領、盜領等不當之情事,因此補助的審查嚴格,事務所窗口的職員與請領民眾之間關係緊繃。然而,申請的表單足足有六張,各項資產的申報與證明,複雜的程度卻也可能讓真正需要補助的人裹足不前或難以請領。

跟著章節步步逼近,「君子」、「窮人」與「家人」的死亡與揭露,我們逐漸發現制度缺陷與人謀不臧,將使得「保護」成為一件難以真正落實的事,甚至還可能變成一種輾壓,將得不到保護的人如同草芥一般拋出社會,也讓一些仇恨在痛苦與懊悔的土壤裡悄悄生長,所謂的「好人」或「惡人」,終究無法黑白分劃。

但,不要誤會了,帶給他人的身心痛苦、疼痛或苦難都是罪惡,必然要付出代價。推理小說的閱讀過程,對我來說總有點像是試圖拉出《神隱少女》裡河神身上的「刺」,從腳踏車把手開始,將一整票卡在河神身上的廢物垃圾嘩啦啦扯出,很是過癮,但在那之後好像不得不直接面對汙穢不堪的汙染物。能徹底洗刷恢復澡堂潔淨還是幸福的,但在不健全的制度、家庭或關係裡受到汙染的狀態,要怎麼樣才能祓除不潔?

也許我們可以想想,當人們因為身處於制度之中,很容易在工作的層面上讓其他的齒輪分攤了「做決定」的責任,在毫無覺察的狀況下,放任自己成為一顆橡皮圖章,或相信自己的所作所為對社會的運作毫無影響力。如何以良善的意願與行動做好自己的工作,至少發揮應有的監督與服務之責,確實是我們身為人、身為社會的一份子必須自問的責任。

作者:傅淑萍

現為「我們的教學事業有限公司」講師,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IG「樂遊原(@leyou_yuan)」共同經營者。曾任聯合報文學寫作營講師。曾擔任聯合盃作文大賽閱卷與命題老師。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