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腦中風患者在發病初期患側肢體感到癱軟使不上力,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說明,這是因為腦部神經受損,無法精準發出正確運動訊號,手腳不聽使喚,或是動得歪七扭八,隨著病程發展,肌肉張力可能逐漸升高,手指經常處於蜷縮的姿勢,如果沒有適當的處理,肌肉軟組織會因為長時間缺少運動、無力以及痙攣,發展成嚴重的併發症,例如攣縮,手指變得僵硬、緊繃甚至疼痛。如果沒有先預防,勢必影響往後日常生活,造成最不樂見的惡性循環。
部桃護理長葉美延表示,儘快在黃金復健期善用各項復健器材,不但有助於大腦神經重新連結,避免日後肢體攣縮外,還可以維持良好的關節排列、肢體活動、誘發主動動作及改善動作障礙等,是患者改善手部功能的不二法門。
部桃職能治療師王真懿提到,手部復健器材包含功能型、休息型、抗張力型擺位副木,由健保給付,會依病患的狀況製作不同樣式的副木;外骨骼裝置,如蜘蛛手、動態副木,是自費產品,價格較高,穿戴方式較複雜,適用對象為有手指主動張開動作但是動作不完全的病人,在一般的副木上加裝鋼絲或彈性繩,在訓練抓握的過程利用彈力把手指拉開,讓大腦熟悉打開的動作,達到訓練效果;機械手是部桃復健部特色醫療之一,需穿搭感應手套並搭配觀看電腦螢幕的訓練課程,達到動作誘發及訓練的目標,其中包含被動模式、主動協助模式、互動遊戲、目標任務導向等遠端上肢動作訓練,職能治療師會依據病人的能力選擇適合的模式,並藉由每日重複練習,使病人的手功能逐漸恢復,並達到日常生活功能獨立。
王真懿說,手部復健器材都須由職能治療師評估病患後所量身客製化,坊間也可以買到一些類似的產品,但每個中風患者適合拉筋擺位的角度是不同的,坊間所購買尺寸、角度和形狀不一定適合病人,故不建議自行購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