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確保患者安全!部桃籲民眾共同參與「病人辨識」

「病人辨識」在醫療領域中至關重要,它是確保病人安全的首要步驟。無論是在門診、急診或住院接受治療過程中,都必須正確確認病人的身份資料,以杜絕錯誤事件的發生,例如給藥錯誤、手術錯誤等。其目的是避免或減少病人在接受醫療過程中遭受傷害。僅由醫護人員執行「病人辨識」可能會出現盲點或錯誤。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品質中心暨門診中心主任曾國森表示,「病人辨識」需要大家的參與,主動提供辨識資料,醫病合作無間,方能確保病人安全無虞。

「病人辨識」需要大家的參與,主動提供辨識資料,醫病合作無間,方能確保病人安全無虞。圖:部桃提供
 
           

衛教中心護理師陳素珍在門診候診區辦團體衛教時積極宣導「病人辨識需要您我共同參與」,針對就醫相關配合事項,她提醒,首先,門診就醫民眾請務必攜帶健保卡或附有照片的證件,當醫護人員問及您的姓名及出生年月日時,請務必清楚回答,以便醫護人員核對辨識;急診留觀或住院務必配合配戴手圈,並且絕對不可以任意卸除,以供醫護人員在執行給藥、檢驗、檢查、治療、輸血、手術、解釋病情時核對病人身份。如有手圈鬆脫或資料模糊,請主動告知醫護人員即時處理。

 
           

陳素珍接著說明,為了減少溝通問題,如對醫護人員要求配合的醫療處置有疑問時,請主動詢問工作人員雙向確認,所進行的事項是否正確,例如抽血檢驗、接受X光檢查等;至藥局領取藥物時請務必攜帶健保卡或附有照片的證件,以供藥師核對。拿到藥物時,也務必即時核對藥袋上的基本資料是否正確。此外,若您陪伴的是無能力回答或意識不清的病人,請協助醫護人員核對手圈上病人的姓名及出生年月日。

部桃表示,民眾參與「病人辨識」可以提高醫護人員的警覺性,當民眾主動確認病人身份時,醫護人員更容易注意到潛在的問題或錯誤。若醫護人員未落實做好病人辨識,請您適時向醫護人員反應,共同營造安全的就醫環境。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

Video thumbnail
「區段徵收vs.市地重劃到底哪個好?關鍵差異在『這地方』!」桃園市地政局長蔡金鐘專訪|喝咖啡聊市政|桃園電子報
09:50
Video thumbnail
「台灣史上最大開發案!桃園航空城工程最新進度曝光」桃園市地政局長蔡金鐘專訪|喝咖啡聊市政|桃園電子報
09:08
Video thumbnail
「社工辛酸誰人知 桃園社會局長陳寶民曝每人平均要處理『這麼多』案件」桃園市社會局長陳寶民專訪|喝咖啡聊市政|桃園電子報
08:36
Video thumbnail
「桃園復康巴士有多少人用?社會局長陳寶民曝驚人數字」桃園市社會局長陳寶民專訪|喝咖啡聊市政|桃園電子報
06:12
Video thumbnail
「長輩『滿足這條件』可拿100元折價券?社會局長陳寶民分享桃園人不可不知的福利」桃園市社會局長陳寶民專訪|喝咖啡聊市政|桃園電子報
07:54
Video thumbnail
「業務範圍從幼到老!桃園民政局劉思遠盼減少民眾生活困擾」桃園市民政局長劉思遠專訪|喝咖啡聊市政|桃園電子報
11:38
Video thumbnail
「桃園活動中心覆蓋率7成2!民政局長劉思遠曝E化管理目標」桃園市民政局長劉思遠專訪|喝咖啡聊市政|桃園電子報
11:44
Video thumbnail
「『食享冰箱』服務近10萬人次!桃園民政局長劉思遠曝運作模式」桃園市民政局長劉思遠專訪|喝咖啡聊市政|桃園電子報
07:01
Video thumbnail
「全台親子館的推手!桃園婦幼局長杜慈容盼孩子快樂成長」桃園市婦幼發展局長杜慈容專訪|喝咖啡聊市政|桃園電子報
11:05
Video thumbnail
「爸媽神隊友!桃園婦幼局長杜慈容打造友善育兒城市」桃園市婦幼發展局長杜慈容專訪|喝咖啡聊市政|桃園電子報
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