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長張善政與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副署長於望聖今(12)日下午聯合參加「大樹林滯洪池」及「大湳滯洪池」完工啟用典禮,該二滯洪池為東門溪整體治理方案之一,將藉由系統性整治工程,有效改善東門溪流域桃園區後站至樹仁三街、龜山工業區一帶淹水情形,提升全流域保護標準,使民眾遠離淹水夢魘,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水務局指出,東門溪流域於103年以前,市府完成18件主流拓寬加高治水工程,經費約8.4億元,但因河道沿線治理用地取得不易之困境,治理方向轉移至滯洪、分洪、截流等綜合治理策略,先以減少都市計畫區外的暴雨量進入易淹水地區,藉由截流工程從上游分散洪峰流量,中上游則採滯洪以減少下游排水幹線的負擔,以徹底改善淹水問題。
水務局接著說明,市府升格後再投入41.81億元,已辦理重點包括桃鶯路樹仁三街至大智路雨水下水道工程、八德區舊大湳圳排水改善工程、八德區興豐路排水改善工程、延平路延伸段雨水下水道工程、大誠路側溝改建及興邦路淹水改善工程等5件排水工程;並設置5處滯洪池,包括今(113)年1月剛完工之大樹林及大湳滯洪池,施工中大仁滯洪池及與新北市合作之鳳鳴滯洪池,規劃中員73A埤,未來大仁滯洪池將與下游新北鳳鳴滯洪池進行聯合操作,共同調節東門溪水量,減少匯入主流之逕流,藉由系統性整治工程,提升下游龜山工業區之防洪韌性及東門溪全流域保護標準。
水務局表示,大樹林滯洪池一期工程已於107年9月完工,二期永久滯洪池工程總經費約5億元,包含滯洪池工程經費4.6億元及景觀工程0.4億元,工程已於今年1月完工,滯洪量達11.8萬立方公尺,可削減大灣溝10.6CMS洪峰流量;大湳滯洪池工程總經費約為12.75億,包含用地徵收費8.9億,滯洪池工程經費3.13億元及滯洪池管理中心0.72億。工程已於113年1月完工,滯洪量達15萬立方公尺,可削減大灣溝7.1CMS洪峰流量,未來大湳滯洪池將配合下游大樹林滯洪池進行聯合操作,共同調節大灣溝及西坡渠水量,減少匯入東門溪主流水量,大幅減緩下游桃園後站淹水問題。
水務局指出,大樹林滯洪池空間分為三池,其中A、C池為開放式滯洪池,常時為公園綠地並提供景觀遊憩使用,大雨來時則變身為防災滯洪設施,B池屬地下式滯洪池,藉由上方管控中心操作,平時作為防災整備及教育之目的;大湳滯洪池屬國家級重要濕地,常時蓄水維持濕地生態多樣性,其公園綠地及環池步道,配合池面波光粼粼提供景觀遊憩使用,於5月至11月汛期來時調整滯洪池水位作為防災減洪設施,該二滯洪池皆已完工並於今日啟用,公園化的滯洪空間提供桃園區大樹林地區及八德區大湳地區優質的多功能防災公園,成為結合防災、休閒、景觀之新亮點。
水務局強調,面對氣候變遷日益加劇的挑戰,尤其龜山工業區乃桃園市產業重鎮之一,年產值高達6085億元,佔全國總產值的8%,更是全桃園市工業區排名第一,必須再提升保全水準,強化東門溪都市地區的防洪能力。此次聯合視察水務局將持續加速辦理東門溪流域相關治理工程,強化東門溪都市地區的防洪能力,相信在市府努力投入各項治理工程下,東門溪長期淹水困境必將得到翻轉,提供市民一個安居樂業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