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立圖書館與國立臺灣博物館聯合主辦的「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臺博館藏的相遇」巡迴展覽,於今(17)日正式在桃園市立圖書館熱鬧開幕,即日起至114年3月9日在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1樓享讀拾光展出,歡迎市民朋友進館參觀。
開幕典禮在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1樓微光廳舉行,典禮由苗栗地區新住民團體帶來印尼加里曼丹地區傳統熱鬧的慶典舞蹈,以及越南籍新住民帶來傳統的斗笠舞蹈,展示東南亞文化的多樣性。峇里島的木雕藝術家馬爹老師將帶領所有參與者一起進行簡單隆重的峇里島祈福儀式,為整個展覽增添神聖而獨特的氛圍。
此次展覽以跨國移動者為主題,展示了來自臺灣及新住民母國的珍貴文物,旨在促進文化交流和理解。展覽將呈現多樣的館藏,見證跨國移動者的歷史和生活故事,讓觀眾更深入了解新住民的文化背景。
桃園是一座多元文化的城市,根據勞動部統計資料顯示,112年底桃園市移工人數13萬餘人,占全國移工人數之17.5%,居全國之冠,新住民人口則約6萬餘人,占全國第4位。作為全臺最重要的移工、移民聚集與居住的城市,桃園市立圖書館特別選在8月17日印尼國慶日當天開幕,展現桃園作為多元文化交流中心的重要性。
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洪世佑表示,此次特展以「藏品連結東南亞社群」為主題,展示臺博館藏豐富的文物及東南亞新住民與移工的生活故事,透過珍貴的臺博館藏與移民工的紀錄片,呈現東南亞移民工在臺灣的生命歷程與文化的特色與驕傲,以及臺博館作為長期與新住民和移工社群合作的成果。
桃園市政府教育局局長劉仲成表示,過往在臺中擔任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館長時,就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合作過南洋味家鄉味特展巡迴展,這次在桃園繼續有機會和臺博館持續合作「百年對話」巡迴,更是進一步展現博物館與圖書館合作在多元族群的社會中努力盡到社會教育的目的。圖書館是屬於全體桃園市民的,不論您是來自哪個國家地區,桃園市立圖書館豐富的國際藏書與各種特展都是全民的資產,希望藉此特展及相關活動開啟多元文化交流與對話,讓各族群在探索及、認識彼此的過程,學會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差異,並鼓勵不管是新住民朋友還是市民朋友,多多利用公共圖書館的資源,讓他/她們看見自身,也能讓自身文化被看見。
此次特展展示的印尼峇里島神獸「巴龍」在2019年由印尼駐台北經貿辦事處捐贈給國立臺灣博物館作為印尼峇里島重要的文化象徵,巴龍象徵著保護與平安。本次展覽展示的巴龍,則為當代在臺灣的峇里島木雕工藝藝術家感受到臺灣對於東南亞文化的熱情擁抱,與受到臺博館的巴龍神獸的感召,在2023年返回峇里島製作一隻「巴龍」與「女巫蘭達」,除了回應臺博館豐富的東南亞館藏,更是回應臺灣社會對於東南亞移民工的接納,「巴龍」自古即具有神聖力量,亦有凝聚群眾與保護家園社會與穩定人心的力量。
展覽期間包括中秋節和農曆新年,兩大重要傳統節日,在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時刻,特別以印尼峇里島神獸「巴龍」串起臺灣與新住民母國之連結。本次展出的物件包含印尼、越南、泰國、菲律賓、柬埔寨與馬來西亞等地,以「展件與社群連結」為主軸,結合本館的東南亞國家語言藏書,透過「人與物」和「物與書」的連結,展示新住民第一代勇敢地跨越國界,帶著對家族、國家、文化深層的念想,傳承在台灣出生與成長的新住民第二代,共同編織人與物、風土民情、信仰與藝術的故事。
本特展特別延伸辦理2個系列活動,分別為「深度導覽及體驗活動」及「閱來越愛你」閱讀推廣活動。「深度導覽及體驗活動」活動內容包括文化講座、手工藝工作坊及音樂表演,讓民眾可以更深入體驗在地文化;「閱來越愛你」友善多元族群閱讀推廣活動則是遍及本市桃園、中壢、八德、大溪、龍潭、大園、新屋、觀音等8個行政區,活動內容為新書導讀、紀錄片《九槍》映後座談、走讀活動、手作及遊戲體驗5大類,歡迎市民朋友就近使用分館資源,一同倡議友善多元族群。
桃園市立圖書館館長施照輝表示,桃園分區資源中心及中壢龍岡分館主要以「多元文化」類別圖書為館藏特色,並於總館6樓設置館藏專區,收藏各國多種語言的藏書如越南語、印尼語、泰語、馬來語、緬甸、柬埔寨、菲律賓、寮國等多國語言,總館相關館藏圖書已高達46,975冊,龍岡分館則擁有3,818冊之多。與移民署桃園市服務站合作已逾7年包含書香巡迴以及活動辦理,未來將持續與相關新住民服務機關合作,共享桃園這座文化平權的美好城市。更多活動及報名資訊請上桃園市立圖書館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