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2日 星期四

副刊/2024年《沉默之丘 2 重製版》原作新舊對比

1025副刊相片
《沉默之丘2》過場動畫 重製版與原作對比。翻攝自 IGN

「這裡曾經有一個洞,現在消失了。」

這句謎語出現在 2001 年上市的心理驚悚遊戲《沉默之丘 2》中,被寫在一間廢棄酒吧牆上。作為原作的老粉絲,在體驗過 2024 年由 Bloober Team 打造的《沉默之丘 2 重製版》後,我發現這句話恰好能總結新版帶來的感受。若 20 年前的原作是在無垠哀愁的空洞回音中,埋頭尋覓已失去原始波形的信號,那麼重製版則是將這種藝術性的向量,以好萊塢式的手法重新詮釋——降噪去回音、4K 清晰化並添加細節。

對比《沉默之丘 2》的新舊版本非常有趣——恐怖遊戲的類型基礎,多半因營造氛圍與聚焦劇情的需求,在發展早期就大量借鑒了恐怖電影的美學元素。而在恐怖遊戲界家喻戶曉的《沉默之丘 2》,更是公認擁有類型作品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與場面調度。玩家在遊戲中扮演收到亡妻來信的詹姆斯.桑德蘭,前往回憶之地並直面內心的陰影。劇情聚焦人與外在現實的疏離、未言明的潛台詞以及精神世界衝突的象徵元素,敘事元素的解讀與詮釋都是曖昧模糊的。於是原作與重製版的詮釋形成的對比,自然會成為遊戲界中少有值得深入討論的案例。

山岡晃在原作中的音樂表現堪稱殿堂級,如同《銀翼殺手》般模糊了有機音效與非有機配樂的界線,在鬼魅般的回音聲景中烘托濃霧裹藏的精神異質。新版經過主創團隊的技術突破,以 3A 大製作的規格清晰再現,並加入層次豐富的弦樂,將重製版升級至大片感十足——最終將配樂壓縮、融入寫實感極強的環境音效中。

在《沉默之丘 2》的舞台上,幾乎所有角色都彷彿被大霧籠罩在夢中,其怪誕、如夢似幻的世界邏輯讓人聯想到大衛·林區的電影作品如《藍絲絨》、《橡皮擦頭》。原作中的詹姆斯為了尋找關鍵線索,總是面不改色地投身危險之中,無論是將手伸進陰森的牆壁裂隙,或是在故事後期不斷跳入深不見底的無底洞。新版的詹姆斯則像是意識到自己身處惡夢內,在同樣的洞口前會皺眉、心跳加速、渾身緊繃。這種差異反映了重製團隊的商業策略,展現了他們如何在「尊重經典的前提下為角色增添真實性」。

重製團隊成功地結合了「復刻經典」與現代好萊塢「表面是恐怖片實則探討社會議題與心理創傷」的新類型,以清新寫實的方式重譯經典台詞,一舉贏得了新舊粉絲的青睞。他們通過聚焦角色的苦澀表情特寫,巧妙地改動台詞詮釋、淡化潛台詞,巧妙迴避了原作中詹姆斯幽深晦暗、可能不符合商業期待的性挫折與罪罰心理主題。然而,在許多關鍵演繹上,新譯多傾向於方法派演技的自然寫實,而非原作注重的內在情感和意識流連貫性。這導致許多重要場景在新舊版本中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情緒渲染效果。

此外,原作中流露出如《東尼瀧谷》般注重極簡而令人不寒而慄的美學,與重製版著重填補細節、增添層次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例如,新版充斥動態細節的空間環境美學,在原作中凝結成了異常靜止的閥域空間,就像是在清晨未點燈營運的車站地下道穿梭。甚至有時會因為面向狹窄且死寂的艷藍色走廊地毯而感到窒息。重製版系統性地將過場動畫中強調構圖張力的鏡頭,改為突出角色模型細節的大特寫。重製版還借鑒了近期成功案例如《絕命異次元》、《惡靈古堡》的設計美學,採用第三人稱越肩視角取代固定視角,將肉體恐怖美學融入原作的超自然、超現實元素,同時將心理罪惡的精神具象「生物化」,引入迴避機制、多樣化敵人招式與階段性形態等設定。這些改動豐富了戰鬥系統,也打造出迄今為止最潔淨、最企業友善的《沉默之丘 2》版本。

開發團隊 Bloober Team 最大的成就,或許是意外地滿足了那些在發售前對他們頗有微詞、素來難以取悅的原作粉絲。團隊此前的作品在製作品質和敏感議題的爭議性描寫上(如將自毀象徵性地定調為遭受精神創傷者的唯一出路)曾遭到玩家群起撻伐。加上《沉默之丘》系列本身命運多舛,過去十年遭到冷落、冷凍,總是被發行商外包給小工作室開發品質參差不齊的續作,這些因素都導致重製團隊的消息公開後引起不少老粉絲的強烈質疑,擔心這只是再一次冷飯熱炒,敷衍了事。

實際體驗了最後成品,我們無疑能清楚感受到《沉默之丘 2》在當初之所以成為經典的諸多元素,都在經過審慎的考量以後安排重現,成就了當今 3A 大作遊戲市場上同類型中少見的極具野心特色之作。然而,對於包括我自己在內的部分原作粉絲來說,原作在留白的空洞之間迴盪的巨大敘事張力,至今已然在大幅度的加筆工程中,整個被填實、堵上了。

作者:歪恩
拍片仔,喜歡看電影動畫漫畫打遊戲之後寫很多字。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