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2日 星期四

專訪/桃園文化浪潮來襲!邱正生帶領在地藝術走向國際

桃園市文化局九月份在市府大廳舉辦了「桃園文化浪潮展」,裡面有許多內容也羅列了文化局過去一年來所有工作的內容及施政成績,其中也展現文化局對於桃園文化發展「向下紮根、向上提升」的概念,《桃園電子報》專訪了文化局長邱正生,他從地景藝術節談起到老城區的改造內涵,以及館舍的運用,說明這想法最基本的就是要與社區連結並且嘗試要有成為國際品牌的可能性。

S 71401618 0
邱正生談到地景藝術節、閩南文化節等活動,說明這想法最基本的就是要與社區連結並且嘗試要有成為國際品牌的可能性。圖:陳儒賢攝

邱正生首先說明,「桃園文化浪潮展」看起來玲瑯滿目非常豐富也有很多主題的設定,事實上整個主軸就在貫穿「向下紮根、向上提升」這八字,不管是館所的管理、策展或文資的保存都要考慮到,向下紮根的部分,是要讓民眾了解、讓社區參與更多,是甚至讓學生們透過這些活動推廣更能受到文化教育的涵養。向上提升就是品牌化,桃園有那麼多的文化藝術活動、有那麼豐沛的藝文能量,可是要如何讓這城市所有民眾知道,甚至讓全台灣民眾、國際知道,這就有必要以一個品牌的思維去看待它,所以每年一樣在辦兒童藝術節、管樂節,一樣在辦各種展覽如地景藝術節、科技藝術節等等,我們要如何為這些塑造品牌定位,是否能有知名度或國際能見度,得到國際的肯定,這過程中就代表一個城市文化的提升,而這提升會帶給這城市民眾歸屬感和榮耀感。

以地景藝術節為例,邱正生表示,桃園第一屆辦的時候引進霍夫曼的「黃色小鴨」作品,是借用國際知名藝術家的作品來打響這活動的品牌,簡單說是名人指路、名人行銷,當然會很快把知名度拉起來,但這樣把知名度打響後,對於地景藝術節這品牌的內涵和策展論述還是遠遠不足的,這是一下子讓大家知道這件事情,就如同一齣戲劇,行銷時卡司很大,但劇本身是否吸引人這就有待市場考驗,這也就是地景藝術節有它本身的論述,跟其它展覽最大差異在必須跟這城市地景、人文、產業、歷史、自然環境互相呼應,所以每年地景藝術節的策展,應該思考它最內圈的地景藝術創作有沒有跟我們環境人文結合作討論,之後再決定要呈現什麼樣的作品,這些作品適合放在什麼樣的地方,這些作品當中有多少部分由藝術家與社區跟學校共同創作,在共創過程中大家就會對這作品有認同感、歸屬感。

番社7
地景藝術節這次的「龜吉拉」就相當引起轟動。圖:翻攝自地景藝術節官網

邱正生表示,這次在龜山舉辦的地景藝術節,藝術家與龜山共創的作品有7、8件以上,每件都有1至2位藝術家帶著兩三個社區或學校,從說明會、老師帶著開工作坊,一起把成品做出來,後面還辦文化推廣活動,在這一系列的完整過程當中,所有參與的藝術家和社區彼此互相學習,認識龜山的地理人文,也讓大家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自己的環境,這是地景藝術節最核心的一環,這樣的作品很有內聚力和溝通力,但是可能這些作品不會像「黃色小鴨」那麼讓人感覺驚艷、壯觀,因此地景藝術節還會設計另外一系列的作品,會找國內或國外藝術家來參展,展出所謂亮點作品,這些亮點作品也是由藝術家在了解當地人文後量身創作的作品,或是這藝術家原有的作品剛好適合這次的環境紋理把它放進來。

邱正生表示,本屆的主題是「迴龜」,談的是龜山從農業開墾發展以來,到現在有機場捷運動線經過,外來人口的進住已經發展成為大台北地區民眾人來人往迴游的重要終結點,龜山有機捷A7、A8站、有華亞科學園區,有很多的人在這裏上班,不管是從雙北搬到龜山或從龜山去台北上下班,都是一種迴游的狀態,所以用「迴龜」這個題目是表示許多人從四面八方到龜山來,有許多不同層次的意義。再加上龜山本身的意涵,在創作過程中利用當地的五大坑地名做一些相關共創的作品,這次的「龜吉拉」就相當引起轟動,大家都覺得這作品非常理想,它的網路上聲量跟當初「黃色小鴨」不相上下,全台都很關注,包括一些網紅、雜誌、電子社群一直在分享,還主動下廣告,這作品與「黃色小鴨」不同的是,「黃色小鴨」是從國際級的作品移置過來,與地景的連結性比較少,除了可以在桃園的埤塘外,也可以在高雄愛河、香港維多莉亞港,它有國際的專屬性但沒有唯一性,可是「龜吉拉」是跟在地人文連結的唯一性。

邱正生表示,地景藝術節與地方是有多方面銜接的,除了「龜吉拉」外,這次在桃園酒廠,利用廠內7座高10米連在一起的糧倉,非常漂亮的工業廠房特殊建築,找了科技藝術團隊做了很棒的科技劇場光雕秀,這作品還採集了酒廠的酒香,釀製過程中酒液體滴漏下來的聲音等元素,創作出專屬龜山獨一無二的作品,這是無法複製的,整個展演完後大家只能從網路留存的檔案去回味,這就地景藝術節核心的精神。

邱正生說,地景藝術節如此,事實上每一個長期固定舉辦的活動也該如是,如此大家才會知道這些活動的核心價值和主張,就會突顯出它的品牌,文化局現在把過去每年辦的許多活動用這方式疏理出來、萃取出來,找到更好的定位,該向下紮根的要與社區作更緊密的結合,並作出它獨一無二的品牌力量。

gdr5e4h4hff
去年開始嘗試第一次辦舞龍舞獅競賽,今年則移到在龜山的壽山巖觀音寺舉行。圖:資料照

邱正生另以閩南文化節為例,文化局內部也在不斷討論,每年閩南文化節辦這麼多活動,每個活動定位是不是該精準,或與在地連結要加強,如在桃園地區的體育大學一直有舞龍舞獅傳承的技藝團隊,既然是桃園很重要民俗技藝人才培育的一部分,可是有與閩南文化節連結嗎?於是從去年開始嘗試第一次辦舞龍舞獅競賽,今年則移到在龜山的壽山巖觀音寺舉行,體大與壽山巖觀音寺一個是國內體育教育最高學府,一個是地方重要信仰中心,而且壽山巖觀音寺長期以來熱心文化推廣,也長年支助體大的舞龍舞獅隊,所以做一個節不是只辦辦活動就好了,是要與在地關聯,因此決定在壽山巖觀音寺舉辦,由體大承辦舞龍舞獅團隊在壽山巖觀音寺交流競賽,以後就會固定在這個地點,不會再移來移去,這樣大家就會知道每年這地方就會有這活動,讓這活動在地方生根長大,最後成為國際盛事,如果每年閩南文化節龍獅大賽都在這裡辦,所有來自東北亞、東南亞、大陸的舞龍舞獅團隊就會知道桃園每年在這會辦國際龍獅大賽,它的獨特性和品牌才會出來,在地參與的人也會感到高興,得到市府的認可獲得更多的資源,這樣定錨定點品牌塑造才會有意義。除了龍獅大賽外,這次閩南藝術節的踩街活動結合八塊厝民俗藝術村,在那地方不斷形塑經營,也是同樣的道理。

邱正生表示,文化局向下紮根部份有很重要的工作要做,這有很多面向,比如在眷村文化節裡與各眷村連結性很高,由各眷村來主辦,這是眷村文化節很核心的價值,另外如八德地區有很多馬祖的鄉親,文化局作了閩東語的教育活動、閩南文化節的閩南文化學堂也都是,乃至於在文化資產的部分,被指定的古蹟或文化資產建築也是要被推廣的,所以文化局整理了桃園文資的一百種玩法,舉辦各種文資展覽,這次結合地景藝術節就有在憲光二村舉辦龜山地區有價值的文資展,還有煤礦礦業展,讓大家認識到過去桃園的產業和文化,這些活動本身也許不是那麼龐大、宣傳力很大,但這是扎扎實實向下紮根的事,另外在土地公文化藝術節、大溪大禧與社區、陣頭、小學結合,綿綿密密的參與共創,其中大溪大禧未來還有創造品牌向上提升的概念,將在活動前期邀請各國駐台使節來大溪參訪,甚至邀請他們國家民間團體一起組隊走街,成為一個具有國際性的活動。

在文化局所有的館舍方面,邱正生表示,桃園除了有大型的展演中心、展館外,還有許多整修過的老式建築如中壢故事館、壢景町、中平故事館、桃園77藝文町、桃園米倉劇場、桃園公民會館等,這些建築都有它的歷史背景,有的是日式、有的是閩式建築,現在這些都被保存下來訴說這城市的故事,但除了保存外也要付與它一些藝術內涵,舉辦展覽等活動,讓民眾從參與活動中認識這些歷史建築群,這些活動設計內容也參照當地環境人文,與地方連結成為當地的城市故事館。不過單單這樣還是不足以吸引到年輕人及外地人進來認識這些歷史建築,所以還要辦一些新的現代文化活動讓大家目光關注,這其中包括娛樂、餐飲服務等。

1024x768 attractions image
桃園除了有大型的展演中心、展館外,還有許多整修過的老式建築。圖:翻攝自桃園觀光導覽網

邱正生以在桃園區中華路上的公民會館為例,之前團隊經營非常辛苦,外部審查委員也給了不及格的成績,所以就無法繼續,但接下來要做什麼?就要重新找出定位,文化局內部討論後,先從公民會館所在位置考量,如果再繼續作如以往另類藝術展演空間,就要問既然有失敗經驗是否還有其他方式協助,思考到這空間是在桃園區很熱鬧的地方,周遭有許多百貨公司,這地方是否該作跟街區商圈透色符合還有加乘作用的東西。文化局每年都有動漫大展,不該只是每年辦一次活動就表示市府有在支持動漫產業,是否該有一個交流的基地,讓年輕人創作者與消費者有個聚集的地點,是否能讓有志從事這方面的年輕人能得到一個專業的輔導,於是決定把公民會館成為動漫交流基地,原本文化局每年要編3百多萬維護,現在不僅不用再花經費,還以標租的方式跟營運團隊收每年1百萬的租金,而這團隊在公民會館經營的也很好,因此在動漫產業上除了動漫展外,第二隻觸角也形成,再加上今年開始作人才培育成為第三隻腳。

桃園市政府在市區最繁華的地段給了一棟獨棟的動漫基地,其實在台灣動漫圈已經傳開,認為桃園市政府非常有誠意,此外日本動漫界得知此事後曾來看過也覺得非常難得。

DSC06033 scaled 1
桃園市政府在市區最繁華的地段給了一棟獨棟的動漫基地,其實在台灣動漫圈已經傳開。圖:資料照

邱正生說,過去審計報告裡經常提到這些歷史館舍參訪人數太少,這涉及到一個城市的文化治理的概念,這些館舍面積其實並不大,承受不起一下太多人進入,它本來目的就是文化保存,透過一些文化流程安排讓大家來,並與當地民眾生活圈結合,偶爾可以來休閒一下或當作接待外來朋友的文化客廳,可以很驕傲的告訴外人當地有一個文化遺留在這裡,它應該是這個定位,而不是以人數流量大小來衡量,這反而會對這些文化資產造成傷害。每一館舍的任務不一樣,如藝社中心是作表演藝術方面,其中有戲劇、舞蹈、音樂,音樂又有許多類型如熱門音樂,每個表演屬性不同,文化局要服務對象也不同,陽光劇場是熱門音樂或大型企業親子活動會喜歡的地方,這是質性的目標而不是量化的目標,如果所有都以量化多少人來參與做評量可能是不太適合的。

在老城區更新上文化局也有相當重要的角色,邱正生表示,其實市府對於老城區的更新非常重視,透過都發局主責成立都市發展會報推動老城區改造,其中有一部分是文化局必須配合的,是要在老城區注入新的文化能量,以在這些地區原有的文化藝術館社為支點,整合在地一些創意,甚至引進能吸引年輕人目光的創意思維進入老街區。都發局已在桃園景福宮附近開始實施作硬體景觀的改善,包括一些街區、商圈招牌立面等,文化局所作的是希望把地方閒置空間或店家,鼓勵年輕創意團隊提案來租這些空間成為他們營業的據點,但希望以文化藝術展演等廣義的文創領域,給予這些團隊補助、支持,鼓勵他們進來已經沒有人願意開店的地方讓他們經營,這其中當然有風險,但文化局是希望他們不要租下店面後就僅守著自己的東西,是要串聯街區辦理一些活動,再加上原本已在街區裡面的一些團隊,連結起來成為民間創意發揮的地區。

文化局預計在十一月辦理桃園區街頭藝術嘉年華活動,透過兩天的活動封街在景福宮辦理霹靂舞展演,也讓商家共同參與,再往文昌公園沿線發展舉辦塗鴉及滑板活動,讓年輕人願意回流到這地方,老城區就會有活力,並透過年輕人網路上的能量告訴更多年輕人甚至國外以及他們社群網友,如在桃園老城區辦這活動能成為經常性,大家就會知道每年在桃園會有霹靂舞比賽,甚至可以發展成為國際的賽事,桃園老城區的品牌的概念就出來了。

在其他大型展館方面,邱正生表示,桃園展演中心本來就是藝文園區的概念,在總圖完成「桃知道」商場開幕,以及原本場館外舞台區,已經成為名符其實的藝文特區,在定位上有文化、閱讀的概念,展演中心內有一個5百坪的展場,過去有許多視覺文化展,因此再加上使用率很高的演藝廳,展演中心在藝術展示上是相當扎實的。此外在廣場上的長期運用也相當重要,現在已決定每年的管樂節將會固定在這舉辦,這環境也相當適合。展演中心展場旁邊有一個複合式的文創商場,過去經營也不是很順利,今年認真檢討後認為周遭新的複合式商場已經成型,似乎不該再繼續,將與原本五百坪展場結合回歸到視覺藝術、科技藝術的領域,尤其這區域年輕人、中小學童多,他們來到這裡,接受藝術教育的啟蒙或是新的科技藝術,讓他們體驗,或許旁邊也再多一點親子餐廳,這樣這區域的拼圖就會比較完整。

1731391075146
兒童美術館的定位也相當特殊,幾乎是全國獨有。圖:資料照

青埔地區,邱正生表示,機捷A17站附近陽光劇場成立了旁邊有原住民園區,往A18站方向有橫山書法園區,過A18站就會到兒童美術館,對面是在興建中的市立美術館,A19站有棒球場和經濟部的展館,這區域可說是已成為一個藝術廊帶,文化局的美術館群業都在這裡,附近建商在興建規劃的時候也都會結合部分藝術的概念,其中橫山書法館專門以書法藝術為主的展館這在東亞可說是唯一,因此文化局相當重視,希望讓它國際化,去年到韓國與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合作引進他們收藏的過去3百年的作品借展,裡面有許多漢字書法創作以及現代韓文的書法作品,今年底亞洲地區的蘭亭筆會40周年展,也爭取到橫山書法館舉辦,屆時亞太地區的書藝家作品都會來到這裡,兒童美術館的定位也相當特殊,幾乎是全國獨有。

資料照 9
文化局把中原文創定位成年輕人的實驗倉庫,其中戶外的舞台區已成為年輕人假日聚集的地方。圖:資料照

關於最新成立的中原文創園區,邱正生表示,這原來是後勤司令部的備品倉庫,交給市政府後其中一部分成立文創園區,這是軍事遺址建築老廠房,沒有維護文資的壓力,台北有華山、高雄有博二、台中有審計園區,桃園要有自己的特色,於是文化局把中原文創定位成年輕人的實驗倉庫,其中戶外的舞台區已成為年輕人假日聚集的地方,不少學校的熱舞社都知道這是他們的場地,最新的科技藝術在這裡展演,各廠房也在陸續規劃活動,今年已吸引數十萬人到訪。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