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長張善政今(27)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聽取財政局「運用財產管理機制 共創資產活化效益」專題報告後表示,公有建築物調配機制是市府重要原則,須嚴格執行,以提高公有財產使用價值和效益。張善政也提醒各局處,會勘時應明確說明所有土地、建物使用情形,建物的供給與需求均須經過正式調配審查機制,以確保資源的最佳利用。
針對校園空間議題,張善政指出,桃園面臨人口增加區域急需新建校舍以及偏鄉地區學生人數減少需縮減校園規模的雙重挑戰。桃園出生率雖在六都中名列前茅,但仍呈現下降趨勢,請教育局整合分析各區出生率及社會增加率等數據,推估規劃桃園未來校園空間需求。
副市長王明鉅表示,各局處隨著業務及員額擴增,空間需求亦隨之提升,然而,教育體系卻面臨不同挑戰,受少子化影響,許多學校縮減班級數,但整體空間規模卻未調整。王明鉅建議可規劃縮減部分學校用地,並將老舊校舍改建為符合社區需求的運動、照護或社福空間。
都發局長江南志說明,空間革新組刻正推動「設施地圖」專案,要求各局處對自身設施需求進行完整盤點,包括全市供給現況、空間分布及需求預測,目前已完成部分局處設施初步盤點。此外,為應對人口轉移造成的土地和建物需求變化,都發局正以淨零概念擬定計畫,針對使用率偏低的校舍、校地進行多元評估。
財政局表示,自112年5月建立公有建物調配及興建機制以來,已調配既有建物25案作為公托、長照、身障或市民活動中心使用,節省成本約5.25億元,建物興建10案,另媒合未來5年內社會住宅14案,並審定申請人回饋或捐贈公益設施6案。市府亦成立空間革新組探討土地活化,建立跨局處協調機制,於112年盤點彙整各機關閒置土地,至113年9月底已活化土地145筆作為開闢停車場、綠美化、辦公廳舍基地使用等,其中提供空間革新組10筆土地,創造收益約6.8億元,節省購地支出約13.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