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8日 星期六

代書、地政士差在哪?分不清小心「地面師」來詐騙

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處理買賣交易過戶的「代書」跟「地政士」差在哪?民眾擔心被「地面師」詐騙又該如何篩選地政士?中華民國地政士公會全聯會2021年出版「臺灣地政士百年誌」,當中就詳述從早期的代書,轉變到專業地政士的過程,且為了防堵詐騙,近年更是積極推廣「雙地政士制度」。
 
根據「臺灣地政士百年誌」所述,台灣的地政士制度,可以回溯至清治時期的「代筆人」機制,至於正式制度的建立,則始於日治時期1903年(明治36年)建構的「代書人」制度;2001年10月4日三讀通過「地政士法」,於2022年4月24日開始施行,通稱「土地代書」的「土地登記專業代理人」,正式改稱為「地政士」。
 
執行買賣過戶、土地登記的專業人士是「地政士」,只是民眾仍經常通稱代書。圖/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攝影
街景。圖/好房網News資料照
 
根據內政部規範,合法的地政士,必須經過地政士考試及格,領有地政士證書及開業執照並加入地政士公會後,才可掛牌執行業務,除此之外,地政士的開業執照有效期限4年,期滿前應修滿30個小時專業訓練課程並換發執照,才可再執業4年。
 
目前地政士的事業,已超越傳統的登記事業代理人,而擴展至有關土地使用與變更、市地重劃、土地徵收、都市更新計畫推動、危老房屋改建、租價市場的包租代管、房地產稅務不動產相關法律等。
 
從2018年起陸續有不肖地政士,涉及不動產買賣移轉登記詐騙,地政士公會強調雙地政士制度的重要性,並在2018年12月,修改「雙地政士制度執行業務準則」,並希望內政部研擬「雙地政士制度」配套措施,保障交易安全。
 
現行實務上,民眾買賣房子時,買賣雙方是可以各找一名信任的合法專業地政士,共同參與買賣流程,透過「雙地政士」模式把關過戶,能獲得雙重保障。(延伸閱讀:台灣百年地政士轉型!家產分配、法務節稅 高手傳承創「不動產學院」邁向「地政師」
更多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