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戴鈺純/綜合報導
自2024年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後,房市大變天,而緊接而來的2025年,是否續吹寒風?從日前公布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看來似乎不太樂觀。六都會區公布今年1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交易量合計為14,226棟與2024年12月相比,月減了33.7%、年減43.2%;值得一提的是,新北市是六都中,年減、月減皆居冠的縣市,量縮程度驚人,且還超過了五成。
根據六都會區公布數據觀察,1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月減33.7%,其中新北市月減37.7%最多,其次是桃園市月減36.0%、台北市月減35.1%、台南市月減32.1%、台中市月減30.1%、高雄市月減29.8%;若與2024年1月相比,六都交易量則年減43.2%;也是以新北市年減最多,達50.5%,其次是台北市年減44.5%、台南市年減44.3%、高雄市年減43.6%、台中市年減39.5%、桃園市年減36.0%,減幅均超過三成。
為此,也有不少網友針對新公布的數據在房產論壇上議論,並直言「套牢族恐怕又更難賣房了」,也有人哀嚎,「股市已經一片慘,如今房價更是難解」。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陳炳辰指出,新北市房市特性與台北市連結緊密,且房價走高,若大環境出現震盪,台北市房價盤整,就很容易讓買氣轉向,而新北市房屋供給量大,也會讓買氣沒有急迫性,觀望氛圍濃厚更會有所展現,不過一直為全台交易量最高的區域,比較基期不低,仍明顯受利空波及劇烈起伏,印證房市霸王級寒流力道不容小覷。
不過,也可注意此次新北市減幅較大的區域不一定以悲觀論斷,如新店區近一年的新案少,然而在地價格穩定,買盤惜售,交易量少也不影響區域房市,淡水區則因冬季天氣因素,買氣趨弱,且像竹圍、紅樹林也沒有太多新案,新市鎮又有價格走高情勢,都會是交屋潮歇後,可能產生量體的波動,但首購天堂的特性令後況有基本盤。
至於今年移轉棟數上還是會有交屋潮貢獻,先前熱況有所反映下,特定地區與特定時間點會有異於時況偏弱的表現,當然也包括新北市熱門區域在內,但在大盤不見明朗,帶動性有限,年增幅在與去年高基期比較下,相較悲觀,若非有大利多橫空出世,移轉量勢必疲弱。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解釋,房市交易與登記約莫有1個月左右的時間差,1月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反映的是去年12月至今年1月初的市況,而1月適逢農曆春節假期,9天連假有7天落在1月,年前採買年貨、大掃除等活動均讓購屋行程暫緩,待年後再進行購屋計畫,交易天數減少的確會影響到房市量能,加上民眾對於房價持續上漲的預期已翻轉,於年前縮手等待,購屋態度轉趨保守;此外,新屋交屋普遍趕在12月完成登記,少了新屋交屋潮的挹注,都是讓建物買賣移轉量減少的主因。
更多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