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4日 星期五

買房怕被高公設比坑?他授「這3招」避雷:遇到就別考慮

好房網News記者嚴鈺雯/綜合報導
 
買房除了注意地段、價格、機能外,公設比也不能忽略,畢竟民眾買房總不會希望花了大錢卻買到不實用的價值,而現今公設比超過30%的大樓已相當普及,有些甚至超過40%,究竟公設比為何越來越高?那麼應該要占比多少才合理?另外,如何避免買到公設比過高的房子?這些都是買房族常感到疑惑的問題。
 
公設比的計算方式為「公共設施面積/建物總坪數面積×100%」,建物總坪數面積為主建物+附屬建物+共有部分。舉例來說,公設8坪、權狀坪數面積40坪,公設比20%,計算方式:8÷40×100%=20%,室內實際使用面積大約會落在32坪。
 
買房除了注意地段、價格、機能外,公設比也不能忽略。示意圖/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攝
住過舊大樓後,網友不解為何大家都討厭高公設比。圖中建物與新聞無關。示意圖/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攝
 
而公設比合理範圍,實際還是要依照不同建築、建案的規劃為主,YouTube頻道「安怡聊房子」分享,舊公寓或透天公設比接近0%;10樓以下有電梯的住宅型華廈15%-20%;11樓以上有電梯的住宅大樓20%-35%;住辦混合大樓或捷運共構宅則超過35%以上。
 
那為何現在新屋公設比越來越高呢?安怡點出3大原因:
 
1.法規要求:2005年後的新建築法規,規定8樓以上建築需設雙逃生梯,11樓以上需設排煙室,這些新增的安全設施無形中拉高了公設比。
 
2.生活品質提升:許多新建案會加入健身房、游泳池、閱覽室、KTV室等設施,提供住戶更多娛樂選擇,但這也導致公設坪數增加。
 
3.小宅趨勢:市區土地有限,小宅與小型社區流行,但住戶分擔公設的比例降低,每戶需要承擔的公設坪數自然提高。
 
至於,民眾該如何避免買到「公設比過高」的房子?安怡則建議以下3點:
 
1.確認公設實用性:列出自己的需求,選擇真正會使用的公設。如果大多數公設對自己來說都是「擺設」,那麼公設比高的房子可能不值得考慮。
 
2.關注室內坪效:即使公設比稍高,只要室內空間規劃合理、坪效高,也能提升居住品質。
 
3.留意違建公設:有些建商將違規建設列入公設,存在被拆除的風險,購買前應謹慎核查。
 
 

更多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