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寒流來襲,氣溫驟降,環境溫差變化大,對慢性肺阻塞病患帶來嚴峻考驗。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李世偉表示,冷空氣會刺激呼吸道黏膜,導致血管及支氣管收縮,使氣管內部變乾冷,進一步降低纖毛排痰功能,進而加重呼吸道發炎反應,容易引發肺阻塞病人出現感冒、咳嗽、呼吸困難、痰多、胸悶等症狀,甚至導致急性惡化。
部桃提到,近日一名菸齡40年的78歲肺阻塞病患,平時病況控制良好,但因氣溫驟降導致喘不過氣,痰變多且發黃,緊急就醫。經醫師診斷後,立即進行相關檢查,並加入急性惡化治療藥物,所幸病況趨於穩定,避免住院,得以在家中與家人團聚過年。
部桃肺阻塞個案管理師謝詠琪特別提醒,患者應注意七大保健要點,以降低急性惡化風險,首先,口罩不能少,外出時佩戴口罩,可減少冷空氣對呼吸道的刺激;保暖要做好,穿戴手套、厚襪禦寒,尤其頭部、脖子應加強保暖;此外,抽菸為肺阻塞主要致病原因,可尋求醫師協助戒菸,遠離空氣污染。
謝詠琪接著提到,每天要吸藥,規則使用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以有效控制病情;並建議每年施打流感疫苗,65歲以上長者可接種肺炎鏈球菌及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同時補好營養,攝取足夠優質蛋白質,維持理想體重,均衡飲食;可依個人狀況進行適當運動,如散步、游泳、騎自行車等,以提升心肺功能。
謝詠琪指出,隨著年齡增長,肺功能將逐漸下降,肺阻塞病患應學習並落實日常保健,規律用藥、定期回診,並與醫療團隊充分合作,以降低急性發作風險,提升生活品質。若出現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確保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