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像桂林之於廣西,提到越南著名自然景觀,位於海防與廣寧之間的下龍灣絕對是首選。「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被賦予神話想像的下龍灣群島,以龍頭、龍身、龍尾浮現於平靜的內海之上,飄然仙氣,靈光閃爍。
下龍灣、桂林,同是喀斯特地貌,二者之間僅六小時車程,令人驚覺眼前美景非但是數億年的地層變化、炎熱潮濕與寒凍風霜氣候的淬鍊、火山碳酸鹽與多樣昆蟲、貝類、植物沈積演化的鬼斧神工,更是連續無邊無際空間的地形,難以想像的力量使然。
地球上還有其他被海水入侵的淹沒岩溶塔區,但沒有一個像下龍灣那樣廣泛,1994年,這奇觀異景終於得到世人肯定,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
下龍灣最美季節是3-4的春天,和11-12月之時,天朗氣清,不燥不酷。但盛名遠播,任何時候都見各種船舶往來其間,如朵朵蓮花游移於一座座孤峰絕嶺之下。古雅的舢舨船、帥氣衝勁的快艇、提供食宿的四層樓大船、容納百人的三層樓輪船載著來自全世界的遊客,以朝聖的心情穿梭於羅列著1969個島嶼的海上。
最特別的是塑膠瓶、輪胎連綴結成的小船,他們是以捕魚、養殖維生的下龍人,對僅1500漁民而言,世世代代隨潮汐擺盪的海上生活裡,這些島嶼是朋友,是家人,也是自我孤獨的倒影。

屬於過客的想像,投射於島嶼的形貌,989個島被呼喚為龍島、猴島、龜島、蟾島、鬥雞島、象島等動物,或如天門,香爐島、花崗灣之類的名稱。
船行之際,最先遇見的是「公雞島」,儘管天光陰暗,霧氣繚繞,眾人皆迫不急待地緊盯其態。當船繞過另一個角度,竟成了石斑魚,緩緩遠去,島再度分割,彷彿被吃掉的魚。
大大小小的島或若即若離,或成群結隊如紙船在水上連亙成山巒起伏,或交錯層疊似屏風摺扇,如千里江山圖之捲軸,或星羅棋布團團圍繞彷彿世外桃源。
船行緩緩,英雄島Titop頂上,俯瞰下龍灣全景,一如(宋元思書)所言「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1901年被法國人發現的驚訝洞,面積足足有10000平方公尺之廣,是目前被發掘的最大最美的鐘乳石洞,其絕美震撼讓每一步每一轉角都讓當年偶然闖入的法國人,發出嘖嘖稱奇的驚訝之聲。
相較於桂林、陽朔和美國、土耳其所見的鐘乳石洞穴,這洞穴因為洞頂上空穴接引光線,洞頂挑高,而形成寬敞的視野,無需藉五顏六色的燈彩製造奇幻之境,而得以維持樸素內斂的原貌。石柱、石筍、岩壁、洞頂上水波粼粼,恍如走入海龍王宮殿,西遊記裡的奇境。

搭乘巡弋快艇再換小舟才能進入天井洞,懸崖壁上猴子飛騰喧鬧,是法國愛情電影印度支那、007:明日帝國的拍攝場景。
於此遇見台灣、大陸旅遊團,在世界奇觀之前,大有天涯共觀「海上桂林」,在萬古時間形塑的永恆面前,國家、權力都顯得渺小而短暫。
作者:陳嘉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閱讀教學課程講師、景美女中語文資優班教師及召集人、曾獲台北市特殊優良教師與台灣省師鐸獎。
著作:《課堂外的風景》(與陳智弘合著)、《凝視古典美學:高中古文鑑賞篇》、《寫作力》、《打造閱讀的鷹架:教你如何閱讀》、《閱讀力:三招教你破解閱讀密碼,強化競爭力》、《從世界名著經典出發,提升你的人文閱讀素養》、《第一本教你寫好學測國寫的作文書──議題導向的閱讀與寫作》、《誰說文言文很沒趣:用文史放大鏡看高中必讀的15篇經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