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5日 星期二

桃園景福宮外防撞桿「撞斷要賠2萬6」被嫌貴 路權團體:應檢討駕駛行為

桃園市政府推動舊城再生計畫,於景福宮周邊打造人本街區,設置於人行道邊緣的防撞桿,若是不慎撞斷一支,要賠償2萬6700元,被質疑比修車還貴。無黨籍市議員于北辰更質疑防撞桿「一碰就斷」,實用性與耐用性皆堪憂,要求市府提出更合理的替代方案。不過,桃園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則認為,真正應該檢討的應是駕駛行為與整體交通環境設計。

489477917 1107463534758339 3816376257336850387 n
景福宮周邊設置了57支防撞桿,一支招標價高達2萬6700元。圖:翻攝自臉書桃園事

于北辰指出,景福宮周邊設置了57支防撞桿,一支招標價竟高達2萬6700元,且在實施初期,一周內就有6支被撞斷,引起市民不滿。他質疑,該設施「一碰就斷」,實用性與耐用性皆堪憂,應檢討是否有更合理的替代方案,並建議未來可納入保險或分級賠償機制。

桃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則指出,設置車阻的初衷是在人車交界處設下一道實體防線,守護行人的安全。在景福宮案例中,防撞桿皆設於人行道內側,若有車輛碰撞,代表該車已偏離車道,進入行人空間,潛藏極高風險。社會在關注設施價格與賠償機制之際,更應從源頭反思「駕駛人是否具備良好駕駛能力?考照制度是否足夠嚴格?隔熱紙是否影響視線與反應?」

人本交通推動協會認為,「若當時撞上的不是車阻,而是站在轉角的行人,後果將不堪設想。」儘管目前僅損及設施,未造成人員傷亡,仍應視為警訊。交通安全不只是設施的責任,更是整體交通文化與用路習慣的反映。唯有社會正視每一位用路人的責任,才能打造真正安全、友善的人本交通環境。

都市發展局則回應,該設施為舊城再生計畫一環,為提升街區美感與人行安全,才採用深色鋁合金安全桿搭配反光貼紙。不過,考量部分駕駛仍未適應街廓變化,近期也已啟動檢討,未來將改採更合理且耐用的替代設計。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