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交通局推動「智慧桃園」再創佳績,美國智慧城市連結本(4)月14日於美國德州揭曉2025年全球智慧20大獎(Smart 20 Awards),交通局以結合AI及即時車流辨識技術之「整合式智慧號誌控制革命(Integrated Real time AI Traffic Signal Control Revolution)」,從全球多個智慧城市應用項目中脫穎而出,也是桃園連續三年皆獲得全球智慧20大獎獎項殊榮,充分展現桃園於智慧交通的科技應用成果。

交通局表示,全球智慧20大獎是由美國智慧城市連結組織(Smart Cities Connect)自2017年起,每年舉辦智慧50大獎(Smart 50 Awards),2024年起精進調整為智慧20大獎,僅評選出20個最佳智慧城市應用服務項目,以表彰全球最具創新性和影響力的智慧城市應用服務,無論是企業或是政府單位皆可報名參獎,投稿項目包含以人工智能、物聯網、永續治理、數位轉型、數據驅動等技術,實際於城市應用執行成功之案例,此次桃園以智慧交通於安全、效率及永續等貢獻層面獲國際評審青睞,為桃園科技城於全球智慧城市發展上的肯定。

市長張善政表示,桃園長期深耕智慧交通領域,近年於多項國際獎項屢獲佳績,如2024年以AI促進交通平權及行人安全計畫,獲得「Gartner政府數位創新服務獎」及「首爾智慧城市獎」的肯定,今年再以AI智慧號誌控制獲得「全球智慧20大獎」國際殊榮,顯見桃園於智慧交通發展的國際競爭力。
交通局長張新福指出,桃園為全國率先導入AI智慧號誌控制技術之城市,透過AI車輛偵測CCTV,使用YOLO物件辨識演算法及邊緣運算技術即時取得現況車流,再透過巨量車流模擬樣本,深度與增強式機器學習不斷優化回饋,最終形成高效的交通控制決策模型,可使現場號誌秒數依據現況車流動態調整即時秒數,緩解交通壅塞並提升路口運作效率。目前已將此技術應用於桃園轄內中壢交流道、內壢交流道及大竹交流道等周邊聯絡道之91處路口,平均可以降低路口停等延滯19%及旅行時間5%以上,同時也在AI號誌控制系統架構中,介接緊急救護車輛GPS訊號,在救援車輛靠近路口時即時變換號誌燈號,使車輛行駛時間降低45%,救護成功率提升8%,發展AI技術於交通領域的多元應用。
張新福強調,桃園的人口及車輛成長數為六都之冠,在因應之新闢道路及增加大眾軌道運輸服務等長期都市計畫完成前,期望短期能以先進科技應用,使桃園交通在安全、效率及永續等議題上能有所助益,同時也開創智慧交通的嶄新局面,應用AI智能解決城市壅塞、空汙、緊急救援等痛點問題,並將此技術擴散應用於其他需求城市路網,帶給市民便捷、安全、友善的交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