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24歲男性平時覺得頭悶悶的,沒有太在意,直到有天突然覺得「頭快爆炸了」,緊急送醫檢查,結果竟是腦動脈瘤破裂,家屬回憶當時情況仍心有餘悸。衛福部桃園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陳捷一提醒,突如其來的劇烈頭痛絕對不是小病,極有可能是腦部重大警訊,延誤就醫恐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陳捷一指出,腦動脈瘤是腦血管壁因長期受壓而局部膨出形成的「氣球狀」結構,平時可能毫無症狀,是名副其實的「隱形殺手」。一旦破裂,將導致蛛網膜下腔出血,出現如雷擊般的突發性頭痛、意識不清、四肢無力,甚至可能猝死。該名患者過去僅偶爾感到頭悶痛,從未接受進一步檢查,直至發作當天劇痛難忍、無法站立,被緊急送醫。經核磁共振與腦血管攝影檢查後,診斷為腦動脈瘤破裂,所幸及時治療,成功搶回一命。
陳捷一表示,「許多病人平時毫無異狀,甚至因無明顯病徵而忽略潛藏風險。」腦動脈瘤通常在接受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檢查時才被發現,一旦破裂,可能引發水腦症、血管痙攣,甚至缺血性中風,即便成功手術,也可能面臨長期神經損傷與生活失能。
陳捷一說明,治療上,醫師會根據動脈瘤的大小、形狀與位置評估是否需開顱夾除或進行血管內栓塞術。術後仍需密切監測腦壓與生命徵象,防範二次傷害。他強調,「任何突如其來、從未有過的劇烈頭痛,都應高度警覺,尤其是『雷擊樣』頭痛,切勿硬撐或自行吃止痛藥。」
部桃李瓔珊補充,造成腦動脈瘤的風險因素包含高血壓、先天性血管異常、糖尿病、動脈粥狀硬化、長期吸菸、外傷或感染等。患者可能從輕微不適一路惡化至視力模糊、頸部僵硬、瞳孔異常乃至昏迷,因此及早發現與治療是預防悲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