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

龍潭幼兒園推沉浸式客語教學 培養學童「講客」習慣

桃園市客家事務局副局長饒佳汶今(28)日前往桃園市立龍潭幼兒園,與輔導團委員一同訪視該園沉浸式客語教學推動情形。園內幼兒在語文學習區中自由穿梭、主動參與,像是積木區的小朋友與老師同心協力堆疊龍潭大池吊橋,運用編織動手製作各種物品,在日常活動課程中自然而然以客語互動,讓人十分驚喜。

職推課程-花藝
園內幼兒在語文學習區中自由穿梭、主動參與。圖:客家局提供

市府長期以來致力推動客語向下扎根,持續鼓勵市內幼兒園加入客語沉浸式教學行列,113學年度共有10園、25班、581位學生加入此計畫;其中位於新屋區新學屋幼兒園更是桃園第一間獲客家委員會認證通過的全客語幼兒園。在市府、輔導團委員及各幼兒園共同努力下,讓幼兒在園內生活作息,如例行性問候、常規提醒、體能活動、情緒表達等情境中自然地接觸客語,培養從小講客習慣。

職推課程-花藝
像是積木區的小朋友與老師同心協力堆疊龍潭大池吊橋,運用編織動手製作各種物品。圖:客家局提供

饒佳汶表示,除上述10所幼兒園加入客語沉浸式教學;另有10所國中小學、42班、997位學生亦加入沉浸式教學計畫,而國中小課程採分科教學,由該科目老師以穿插華語及客語方式進行教學。日前與輔導團委員訪視桃園區同德國中時,亦驚訝發現英文課老師採客、華、英三語教學,不僅將自然學科,如能源、生物燃料等專業術語以英語及客語說明,同時不斷重複客、華語課室用語,如「有問題請舉手」、「注意聽」,學生也能隨不同語言轉換即時回應,教學過程毫無違和感。

客家局指出,幼兒園階段是學習語言的最佳黃金期,許多學術研究也證明,幼兒同時學習母語及華語,並不影響其學習能力,甚至可能有更好的學習表現,無須過度擔心語言轉換問題。客家局每年成立輔導團,辦理多元師資增能培訓課程,透過師資經驗分享、觀摩交流及專業社群等方式,協助老師順利推動沉浸式客語教學。未來亦將持續給予各項協助,同時鼓勵更多學校及老師加入沉浸式客語教學計畫,使學生能有自然聽客語、講客語的延續性環境。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