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提出對等關稅後,各地市政府該如何協助產業,經濟發展局成為矚目焦點,《桃園電子報》專訪經發局長張誠,他說明經發局近期整頓了中壢新明市場及平鎮忠貞市場的過程,也提到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終於讓創投公司「Plug and Play」落腳桃園。

在傳統市場整理上,張誠表示,中壢新明市場大家過去看到的是外面的交通混亂及髒亂,這不是新明市場本身,是新明市場外面攤商的問題,要整頓馬上就會遇到既得利益的抗拒,不過議會連續多個會期都有議員關切,有位女性議員提到什麼人本交通,新明市場周邊道路是根本走不動,讓市府師出有名決心整頓,市府首先整理馬路上人行道及分隔島,一把分隔島上攤商長期堆置貨物清開後,沒想到下面已成老鼠窩。
除了外攤外,張誠表示,新明市場建築本身是海砂屋,也是必須要解決的,雖然經過耐震補強還沒到報廢年限,但建築強度每年衰減,裡面漏水、龜裂問題嚴重,市長非常擔心會出問題,決定一併處理。方式是先安置,已找到地點建中繼市場預計116年完成,屆時新明市場將拆除,原地重建成包含社會住宅、市場等多功能大樓。

關於忠貞市場拆建方面,張誠表示,忠貞市場已存在幾十年,但它不是公有市場也不是在經發局登記的攤集區,要處理也必須要師出有名。忠貞市場最近遇到垃圾的問題,附近民眾反對垃圾露天堆置區設置,阻擋垃圾車進入,加上市場內晚間成為治安死角,市府即以這兩個理由介入拆除。這過程與攤商積極溝通,開設臨時市集區讓大家有生意做,新的忠貞市場工程也將開始進行中。
在與創投公司「Plug and Play」合作上,張誠說明,前年8月與市長去美國拜訪這家公司後才對新創產業有所了解,新創的生命週期是從概念發起,到可以量產,進而可以販售3個階段,我們常聽到的育成或所謂的孵化,是在概念發起階段,新創企業無論在哪個階段都需要有資金進來,否則會無法為繼,但要把新創從概念推往下個階段,除了資金外還要有技術,所以一家孵化器公司或創投公司一定要有能力媒合這兩樣東西,除此外在鋪成為商業模式時還要有企業經營管理及法律專業。

張誠表示,「Plug and Play」從另個角度看有點像仲介公司就在媒合這些資源,這公司業界會那麼有地位,是因為他們全球有60幾家分公司,可以整合全世界資源,這公司曾經輔導最成功的獨角獸公司就是Google。桃園的產業要轉型、升級,需要新創,「Plug and Play」已經在桃園設立分公司,也挑了多家新創公司進行輔導,「Plug and Play」操作模式是以3個月為一期,徵選20家新創公司輔導,把最優秀5家帶到美國總公司發表,從中媒合資金、技術等。
不過在他們出國前,這20家新創公司在桃園有一個發表會,前段時間與南亞公司提及此事時,南亞很有興趣希望能來發表會看看,經發局當然歡迎,這也表示國內一些大公司也可能會有興趣,從發表會中看到可用的產品,進而投資這些新創公司。
張誠表示,經發局已開始廣要各個大公司參與這新創計畫,尤其桃園要進入創新轉型,市長特別規劃了兩個方向,一個是AI、一個是低空經濟,智慧製造、智慧城市、機器人製造等都是AI領域,低空經濟則包含軌道衛星、無人機,未來新創將以這兩個方向為主,所以「Plug and Play」來台灣是對台灣產業加速轉型很重要的一步,如果做成功,桃園的產業會完全不一樣,桃園能成功,其他縣市的新創產業也可來桃園一起成長。
張誠表示,其實「Plug and Play」十年前曾經來過台灣,他們會想來台灣是因為台灣有全球不可替代的產業,如台積電半導體、鴻海等大公司,他們既然是一個媒合公司當然希望與這些公司有互動,但沒有成功,是因為無法融入台灣的特質,因為不理解台灣的法律等讓他們腳步遲疑,桃園市政府有這機會而且市長是科技人非常清楚這產業特性,經過一年多的磨合,終於讓「Plug and Play」選擇在桃園設台灣設分公司。
本文由《桃園電子報》原始發布,部分資料引用自授權來源。您可透過轉貼連結方式分享本文,未經授權,請勿重製、複製或轉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