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9日 星期三
spot_img

禪繞文教基金會桃園揭牌 實現全民藝術願景

「禪繞藝術」是身心靈療癒藝術,透過重複繪製簡單的線條圖樣,能達到紓壓、專注的效果。有感3C產品的泛濫,專注力漸受影響,台灣第一個專門推廣禪繞藝術的「禪繞文教基金會」,今(9)日於桃園區民權路上舉行揭牌典禮,期結合各界力量,共同實現「全民藝術、和諧社會、創新發展」的願景。

S 96780299
「禪繞文教基金會」揭牌典禮。圖:林政賢提供

重視多元教育的桃園市議員林政賢出席揭牌典禮時指出,「禪繞文教基金會」匯集藝術治療、腦科學、教育及政府資源等跨領域專業,致力於建構台灣首座結合藝術、教育、長照、社福的多元化文教園區,深值肯定。

S 96780297
禪繞文教基金會期結合各界力量,共同實現「全民藝術、和諧社會、創新發展」的願景。圖:林政賢提供

林政賢說,由於禪繞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楊佳穎是其東吳大學學弟,他因此而認識「禪繞藝術」;禪繞畫方法(Zentangle Method)由美國藝術家Rick Roberts和書法家Maria Thomas於2003年共同創立,是一種容易學習、能讓人放鬆並且有趣的藝術形式,能夠藉由有結構的圖樣創造出美麗的作品。

林政賢指出,透過運用五種元素筆畫(點、線、曲線、S線和球體),在3.5英寸的紙磚上進行創作,實踐「沒有錯誤」的核心哲學。在後疫情時代,民眾心理健康需求激增,禪繞藝術以其「零門檻」特性成為重要的心靈療癒工具。這門藝術不需要任何預備技巧,透過重複繪製簡單的線條圖樣,就能達到紓壓、專注的效果。目前已有眾多上班族、學生、銀髮族透過禪繞藝術找到情緒出口,心理諮商與社會工作機構也開始將其納入輔助治療方案。

楊佳穎表示,「禪繞文教基金會」董事團隊來自各專業領域,並首創「藝術治療×腦科學×教育×政府資源」整合;基金會亦同時兼顧科技創新、教育專業、藝術推廣、社會服務等功能,期改變台灣藝術治療生態。

楊佳穎補充,每年7月15日為國際禪繞日,是全球禪繞愛好者的年度盛事。今年台灣將首次舉辦慶祝活動,禪繞文教基金會更進一步規劃明年舉辦亞洲禪繞藝術節,提升台灣在國際的文化藝術能見度。


本文由《桃園電子報》原始發布,部分資料引用自授權來源。您可透過轉貼連結方式分享本文,未經授權,請勿重製、複製或轉載內容。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