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9日 星期三
spot_img

桃論|大罷免戰白熱化 勿忘罷免核心是國家認同

全台大罷免如火如荼,上週五公民團體無懼丹納絲颱風將至,準時自花蓮出發展開「護國大遶境」,誓言要將31位「親共賣國」的藍白立委拉下來。藍白陣營痛批民團不顧救災,煽動政治鬥爭,甚至有人將這場行動形容為「黨同伐異」的民粹暴走。然而,真正值得我們正視的,不是罷免行動的規模或話術,而是其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情緒與民主意義。罷免之所以升溫,是因為這些立委不僅失職於代議政治,更在多項攸關主權安全的議題上,反覆表現出與多數國人相違背的立場。大罷免的戰線雖遍布各地,其本質卻高度其本質卻高度集中,這是一場關於國家認同的集體表態,是台灣人民對「我們是誰、要走向何方」的再確認。

514330559 122107264514928762 6541253931316584442 n
上週五公民團體無懼丹納絲颱風將至,自花蓮出發展開「護國大遶境」。圖:翻攝自護國大遶境臉書

大罷免的導火線,來自藍白聯手掌控國會後的亂政亂象。自新國會開議以來,藍白頻繁動用人數優勢強行通過議案,不但拒絕逐條審查,甚至在立法院內大打出手、推擠鎖喉,形同癱瘓議事運作。更令人錯愕的是,藍白不僅杯葛攸關民生與國安的重要法案,還刻意排入程序不正、內容具高度爭議的草案,例如強推「不在籍投票」制度,未審先過,引發社會對中共介入選舉的高度疑慮。國會應是民主制度的堡壘,但藍白的作為卻讓國人看見立法權如何被濫用為政治鬥爭與程序脅迫的工具。罷免聲浪的興起,正是因為人民看見了代議制度被踐踏、信任被背叛,才決定要親自站出來,讓失格立委為其行徑付出代價。

值得強調的是,這場大罷免行動並不是對在野黨監督角色的全面否定。民主政治本來就需要制衡,人民也從未要求國會一黨獨大。但問題在於,當部分藍白立委自稱在野監督,卻在關鍵國家議題上表現出曖昧、甚至傾中的立場,自然難以取得國人信任。國民黨立委葉元之曾在政論節目中被主持人問到「中國若犯台,你會不會願意上戰場保家衛國?」,他語帶保留僅回應「我會躲起來,先顧家人,這比較實際」。當一名國會議員連「保護這個國家」都難以明確表態,如何讓選民信任他能履行監督職責?正是這樣的認同斷裂,讓罷免行動成為台灣社會重新凝聚國家共識的重要契機。

這樣的國家認同斷裂並非單一事件,而是在藍白掌握國會主導權後,逐步累積的結構性問題。過去一年,藍白立委在多項重大法案上展現出罔顧國安、附和對岸立場的傾向。最具爭議者,莫過於強推「不在籍投票」制度,過程中草率排審、迴避實質審查,忽視中共滲透與假訊息風險,引發社會憂慮其將成為中共介入台灣選舉的漏洞。此外,藍白多次阻擋國防預算審查,包括刻意刪減潛艦國造、飛彈部署等軍購項目,延宕我國整體戰備規劃。即便在共軍軍機擾台頻繁的情勢下,仍有人以財政負擔為由,主張「應與中國談判減少軍備」,與多數台灣民意背道而馳。這些行徑讓人民質疑,這群人究竟是在維護台灣的安全與主權,還是配合對岸削弱本國防衛力量?在這樣的背景下,罷免不僅是問責,更是對政治人物國家立場的實質審判。

更加令人警惕的是,這場原本屬於台灣內部民意監督的罷免行動,竟引來中共官方直接介入。中國國台辦不僅罕見發聲,批評大罷免為「綠營操弄」、「民主鬧劇」,甚至公開呼籲「反罷免」。此舉讓外界對藍白與中共立場高度一致的疑慮得到印證,也讓民眾驚覺,原來台灣的國會殿堂早已滲入北京的「統戰第五縱隊」。當人民企圖透過憲政手段罷免失格立委時,來自對岸的政治干預竟與被罷對象唱和如一,這不是巧合,而是徹底揭露這些立委並非「單純的反對黨」,而是充當破壞台灣民主制度、削弱國防實力的「中共代理人」。若政治人物在立法院的所作所為,不僅未反映台灣主體利益,還與敵對政權唱雙簧,這樣的行徑是否已構成「政治性質的背叛」,難道不值得全民深思?國台辦的「聲援」,正是這場罷免行動必要性的最好註解。

因此,這場大罷免絕非藍白立委口中所謂的「黨同伐異」或「政治追殺」,它是一場台灣社會在認同動搖與體制風險下,為了守住憲政秩序與國家未來所發起的民主行動。當代議政治無法自清,人民便以選票出手,清除那些不認同中華民國、不認同台灣、不認同民主價值的「雜質」。這不是政治鬥爭,而是民主體系的自我修復;不是仇恨動員,而是主權意志的再確認。正如法醫高大成在自家診所外高掛的布條所寫:「我繳稅,不是為了養共匪。」這句話道出無數台灣人的心聲。因此這場罷免在此刻,已不僅是一場單純的選舉,更是一場國家認同與民主價值的保衛戰,我們要用國家認同來守護民主,也守住我們作為台灣人的尊嚴與未來。

立委大罷免!桃園市民模擬投票


本文由《桃園電子報》原始發布,部分資料引用自授權來源。您可透過轉貼連結方式分享本文,未經授權,請勿重製、複製或轉載內容。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