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0日 星期四
spot_img

副刊/桃太郎在岡山

0710岡山車站前的桃太郎與好朋友 0
岡山車站前的桃太郎與好朋友。圖:陳嘉英

日本是善於以故事包裝的民族,民俗神話、傳說童話、歷史典故、動畫漫畫的劇情、人物誕生地、生命重要情節處、發跡奮鬥點……無ㄧ不被轉化為博物館、紀念館、神社,以及數不盡的玩偶、文學影視戲劇畫卷創作、郵票手環護身符紀念品。

以岡山為例,機場名為「桃太郎機場」,岡山的水溝蓋是「桃太郎」、消火栓是「桃太郎遺產傳說」,往吉備神社的小火車稱「桃太郎線」。這裏的名產是「水蜜桃」,大學門口的公共藝術是「桃子」,岡山車站前站著「桃太郎與狗、猴子銅像」。

車站前直行大街叫「桃太郎大通」,一路上散佈桃太郎和他的動物朋友們的雕像,以及調皮搗蛋的童年模樣。譬如噴泉旁桃太郎貪戀著甜食,胃口絕佳的他說:「吃完桃子刨冰,我想來一份Shine Muscat聖代。」媽媽在另一邊憂心地說:吃那麼多,會胃不舒服的。」

這一切繪聲繪影的實況,將一座城市空間打造成有模有樣的童話場景,讓人們生活中記憶裡都染上深刻的桃太郎。全因為這故事原型——吉備津彥大戰惡鬼溫羅的歷史現場,就在岡山,而職掌岡山的政商意識,既認同之也踏踏實實地承先啟後,將這傳奇化為標誌式的存在。

1651 3
岡山隨處可見桃太郎故事場景——岡山消防栓「桃太郎遺產傳說」。圖:陳嘉英

民間傳說因為口傳而有無數版本,隨著時間空間而附會、增衍繽紛的詮釋、鋪陳、渲染或投射、挪移、改寫。而其之所以流傳廣布,深入民心,不外乎剷除鬼魅,除暴安良,展現勇氣智慧善良的品德,讓每個世代,每個人處於不公平不正義的處境,得到心理上充滿能量的安慰與期待,在茫然混沌的時候,鼓舞自己。

「出發吧 出發吧 一起出發討伐惡鬼吧

一鼓作氣攻陷鬼島,打敗魔鬼吧。」

這是桃太郎歌曲的兩句歌詞,以「英雄」戰勝「妖怪」為基底,其事實根據可溯及吉備津彥命討伐百濟國王子溫羅,其人身高四尺,面惡如鬼,盤踞於足守川西之鬼城山,奪民財,取人扔至大釜烹煮。這種種惡魔行徑惹得民怨沸騰,促使大和國派吉備津彥征討溫羅。

據說吉備津彥於今吉備津神社的中山地區佈陣,兩方矢交墜,鏗然有聲,掉落的位置成為今之「矢喰神社」。戰況幾度陷於膠著,據說吉備津彥以同時射出兩箭,第一箭被溫羅的箭碰撞擊落,第二箭命中溫羅雙眼,而溫羅的血則成為了如今的「血吸川」。

溫羅見已失天機,遂變身化作雉雞倉皇奔逃,吉備津彥見狀即可化為老鷹追趕;溫羅再度變為鯉魚逃入血吸川中,吉備津彥緊跟著變身為鵜鶘,成功抓住溫羅並斬首,而抓到溫羅處即「鯉喰神社」。

溫羅雖曾作惡,但畢竟也曾對吉備國貢獻良多,懷抱英雄主義,講究義氣的他願服輸而獻上吉備冠者的稱號。後人敬其英武能戰,因此吉備津神社所在山麓,設「溫羅神社」。

史家認為這樁看似為地方除患的故事,在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現實下,隱含兩方地方勢力對峙,一方被塑造成替天行道的正義使者,賦予所向披靡的神力,另一方則被妖魔化為罪大惡極的恐怖鬼魅。

同情溫羅者,不僅保存着溫羅的城堡鬼城山(鬼之城),並展演出溫羅被斬首後,吉備津彥下令狗食其肉,並將頭骨埋在於底下。溫羅頭顱含冤嚎叫十多年,以傳遞其無奈不甘的苦楚。

直到吉備津彥夢見溫羅,溫羅的祈求不是救贖自己,而是讓其妻專職御竈殿製作供神的餐點;並留下給世上最後的餘暉—-好事發生時,他將使大釜發出沉重悠揚的聲音,否則大釜會發出混濁雜亂的聲音。

吉備津彥允諾之後,溫羅作祟就此結束,此即吉備津神社中,用來占卜吉凶的「鳴釜神事」起源。

這有憑有據,史跡可考的傳奇,雖有《西遊記》浮誇神化之處,卻也是日本幕府戰國紛爭的縮影,並不足為奇。其中所以被改編、繁衍出各種戲劇性的情節,可能是好鬥自大,桀驁不馴而叛逆的的溫羅代表日本為生活奮進掙扎的壓抑,與對生命無常無奈的反擊,故以妖魔化、超能力化,以增強這股魅力。

1651 2
吉備津神社正殿——平賊安民。圖:陳嘉英

從河流漂來的大桃子,彌補了老公公老婆婆膝下猶虛的遺憾;桃太郎加速成長的茁壯,名滿足了老夫婦含飴養子,有子養育的期待。

如哪吒般勇猛的桃太郎兼具聰明搗蛋、可愛善良,卻較之成熟穩重。他接受為民除害的天命,涵養出任重道遠的英雄氣魄。不但以仁厚為懷,藉施與糯米糰子收容了小白狗、小猴子、雉雞,通力合作消滅鬼怪,帶回財寶,和老父母過著幸福的日子。

民間喜歡童真童趣的故事,專家分析當時隨著吉備津彥一起平定溫羅的三位家臣,犬飼健命、楽楽森彦命、留玉臣命,分別成是與桃太郎一同打鬼的狗、猴、雉雞原型。

也有人以心理學詮釋桃太郎與三夥伴象徵天真、忠誠、信實、熱情。文化研究者則認為「桃」既是驅魔避邪的道具,也是岡山自古大量栽種的水果;做糰子的黍米,與「吉備」日文發音相同,也是地名由來。

1651 4
吉備津彥神社,參道蓊鬱而莊嚴。圖:陳嘉英

從倉敷到岡山,圍繞著桃太郎的故事。因此今日獨行往吉備津彥神社、吉備津神社,二神社主祭神為大吉備津彥命,亦即桃太郎原型,自古即是吉備地區文武之守護神。

從岡山車站搭乘JR吉備線電車,單程車票210日圓,於「備前一宮站」下車。過鐵道即見鳥居。黑松拉出的參道蓊鬱而莊嚴,兩旁神池分別是守護海上安全的鶴島神祉、水之女神的龜島神社。

參道盡頭的「隨神門」建於1697年,兩座大燈籠號稱日本之冠。手水舍的上方擺放桃太郎故事主要人物,旁邊長輻旗子寫著「桃太郎傳說誕生之地」。

雨勢持續,專程來這鄉野之處參拜者寥寥無幾,格外清幽。鳥聲上下與許願架上隆重串起的紙鶴反倒多姿多彩,桃太郎版的各式御守、吉祥吊飾也玲瓏有致。

拜殿旁平安杉樹齡近千年,曾因祝融造成樹幹的空洞化與老朽化,2005年進行了大手術方得以逢春發新枝展葉。行至後方有祭祀學問之神菅原道真的天滿宮、祈求緣分、求子、安產、孩童健康、夫婦圓滿的「子安神社」。

1651 1
吉備津神社大迴廊。圖:陳嘉英

從吉備津彥神社到吉備津神社僅一站距離,但每小時才一班火車,因此任意沿鐵軌並行的自行車道且走且探。前後四十多分鐘,行於溝渠、水田之間,盡頭是山,是雲霧,水氣迷濛;山下是町屋,是人家,是初插秧苗的汪汪田地,白鷺鷥、水鳥或飛或佇立於上。這樣的景致像池上,似江南,也仿佛桃花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空氣中漂浮著雨意,雨聲,雨滴,獨行於空無一人的天地之間,憑感覺指路,竟神準地望見位於以神之山而備受崇敬的吉備中山西北山麓的「吉備津神社」。神社佔地面積廣袤,主殿、拜殿連成一氣,屋簷曲線優雅華麗,夏至的太陽從正面鳥居昇起,故有「朝日之宮」的美稱。

拜殿旁有一棵樹齡達600年的大銀杏樹、著名的「大迴廊」,建於1579年,沿著山坡起伏350公尺,迴廊途中前往岩山宮的階梯兩側千餘棵紫陽花,可惜尚初開,無緣見到滿園盛放的榮華。

但這樣的雨中即景,雨中尋訪桃太郎故事的原型,雨中沿著田間人家走入日本鄉土記憶裡,有種莫名的感動。

作者:陳嘉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閱讀教學課程講師、景美女中語文資優班教師及召集人、曾獲台北市特殊優良教師與台灣省師鐸獎。

著作:《課堂外的風景》(與陳智弘合著)、《凝視古典美學:高中古文鑑賞篇》、《寫作力》、《打造閱讀的鷹架:教你如何閱讀》、《閱讀力:三招教你破解閱讀密碼,強化競爭力》、《從世界名著經典出發,提升你的人文閱讀素養》、《第一本教你寫好學測國寫的作文書──議題導向的閱讀與寫作》、《誰說文言文很沒趣:用文史放大鏡看高中必讀的15篇經典》等。


原始文章:本文章由《桃園電子報》原創發布,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