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這幾年陸續進入交屋高峰,又面臨房市下行,市場的風險恐怕逐步增加!觀察內政部公布數據,2017~2024年建造執照數量高達1,176,323棟、使用執照為851,560棟,兩者差距高達324,763棟。不動產專家、前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認為,由此數據所衍生的超額供給問題,必然會在各地建案於這幾年陸續完工之後、嚴重衝擊市場達3~4年甚至更長。
因央行打炒房、銀行限貸,莊孟翰分析,最直接影響為「交屋高峰期所呈現的量縮價跌情況」,其中又以近年房價超漲與超量推案地區影響最大。此外,如再由2023年買賣移轉數量從306,971棟驟增至2024年350,525棟,增幅高達14.19%加以檢視,不難了解未來整體市場超額供給之下、買氣若又不佳,恐難避免房價下修的情況。
莊孟翰說,2019~2024年全國新建案總銷金額高達11.49兆元,總推案數量高達127,431戶,但在歷年平均銷售率都不超過60%的情況下,未來大量完工階段的大量餘屋,對整體市場賣壓加重、必然也是影響房價變動的一大關鍵因素。
由於受到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嚴格限縮貸款,且整體房市已進入交屋高峰期的影響,加上資金斷鏈,已傳出老牌營造廠經營危機,也陸續傳出建商倒閉事件。莊孟翰指出,不可忽視的是,未來3、4年交屋高峰期是否還會有更多的逾放、法拍屋甚至建商倒閉事件發生,未來長達3~4年交屋高峰期的警示相當值得關注,政府及相關單位應格外注意,以免出現房市「硬著陸」的負面效應。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暨APIAA院士劉佩真表示,房貸緊縮加上央行信用管制持續,加上後續變數仍多,交易量欲大不易,整體房市交易量縮態勢已可預見,後續讓價幅度是否擴大,有待觀察,且面對買氣的萎縮,不動產開發商推案也會縮手,而先前供給量過大的重劃區,則面臨較大的賣壓,房價行情難免將面臨波動。
更多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