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
spot_img

中古屋百間只賣出2間 房市崩盤前奏出現了?

好房網News記者王惠琳/綜合報導
 
全台房市買氣拉警報,據房屋網站統計,最新4月中古屋市場委託成交比僅2.17%,寫下2017年有統計以來的新低紀錄,意味每100間委受物件中,僅2件能交易成功,相較去年同期的10%~12%,交易量直接腰斬,顯示在央行緊縮銀根、房地合一稅2.0重稅等夾擊下,投資客全面退場,市場僅剩自住剛需,冷到冰點。
 
臉書粉專「賣厝阿明」直言,更令人憂心的是,新建案市場同樣陷入寒冬,4月全台僅成交3,901件,寫下近8年單月新低,甚至比201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時更慘澹。他認為,這波冷鋒並非短期調整,而是結構性轉變,在政策、稅制、國際經濟三重壓力下,房市「低量僵局」恐持續至年底。 
 
中古屋百間只賣出2間!房市崩盤前奏來了。示意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蔡君宏店長表示,中路特區自住客相當多,買房詢問度高,甚至有在桃園市政府辦公的公務員,今年終於下手,但後悔沒早點買。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賣厝阿明指出,這波房市急凍關鍵,在於「供給斷鏈」與「需求萎縮」的雙重打擊,供給面的屋主寧可「抱房」也不賣,投資型屋主在重稅逼迫下只能選擇長期持有,而現在願意賣的,多半是持有超過5年的長期屋主,他們沒有資金壓力,價格自然咬得死。
 
另一方面,有需求的買方則被銀行限貸掐住購屋咽喉,首購族即便符合資格,撥款時程仍可能拖到2個月以上。加上新青安貸款效應遞減,市場資金動能近乎枯竭。一位不願具名的房仲業者透露:「現在帶看10組客戶,有8組卡在貸款問題,最後能成交的幾乎都是現金買家。」 
 
在這波房市寒潮之下,「雙北」意外成為市場避風港,北市精華區如大安、信義的中古屋價格甚至微幅上揚,顯示高資產族仍在核心地段布局;新北則受惠捷運沿線與重劃區交屋潮,單周來客量15~40組,土城、三重等蛋白區成為首購族最後的選擇。反觀中南部市場,台南、高雄4月交易量年減逾30%,新竹更因科技業分紅縮水,投資客撤離導致房價鬆動。
 
賣厝阿明提醒,現階段房市對自住客而言,與其盲目追漲,不如把握議價優勢,鎖定「捷運沿線」、「成熟商圈」等抗跌標的;對投資者來說,與其賭短期反彈,不如重新審視現金流,避開槓桿過高的預售案。
 
永慶房屋則預估,2025年全年交易量恐跌破28萬棟,創2019年以來新低。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並非全面崩盤,而是進入「價格合理化」階段:對買方來說議價空間擴大,中古屋成交議價率普遍達9%~13%,部分急售案甚至可砍價15%。對賣方而言,若物件位於雙北核心區或具備交通、學區優勢,仍能穩住價格;但郊區、餘屋量大的重劃區,降價求售已成必然。
 
 

更多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