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亞太平洋青年科學家會議(APCYS)由中原大學與台灣大學共同主辦,於7月23日至25日在中原大學智慧運算與量子資訊學院率先登場,吸引蒙古、俄羅斯等十多國近百位師生共襄盛舉。APCYS自2011年創立,致力為亞太地區中學生提供科學研究發表與交流平台。今(114)年適逢量子力學理論發展百周年,活動以「量子年」為主題,中原大學首度承辦此國際會議,說明了中原大學在智慧科技與量子領域的深厚實力與專業備受肯定。

中原大學表示,該校積極回應新興科技發展需求,陸續設立「智慧運算與量子資訊學院」及全台私校首創的「半導體產業學院」,透過創新課程與產學合作,致力培育具備實務與創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持續推動智慧科技與前瞻技術的教育與研發。

今年特別邀請中原大學量子資訊中心講座教授張慶瑞主講「Disruptive and Revolutionary Era of Quantum Technology」,生動易懂地介紹量子計算的未來發展與應用,並鼓勵國際青年迎接嶄新的量子時代。值得一提的是,中原大學作為量子國家隊成員,近年運用量子計算技術在能源預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展現AI教育與科研領域的關鍵優勢。
此屆會議涵蓋物理、數學、資訊科學、環境科學與生命科學五大領域,參賽學生以海報展示研究成果,並進行口頭簡報與現場答詢,在國際評審面前展現原創思維與科學素養。活動期間安排參訪中原量子研究中心與先進半導體檢測設備,實地操作量子電腦模擬,拓展青年學子視野。此次會議不僅提供學生學術舞台,也促進各國師生交流與觀摩學習。
桃園市長張善政與夫人張琦雅出席7月23日的開幕式,與中原大學師長一同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學子。張善政肯定學生的創新潛力與科研成果,並鼓勵大家深入了解台灣科技產業,開拓未來發展的多元可能。歡迎晚宴以台灣特色小吃為主題,讓與會者感受地方人文魅力,現場氣氛熱絡,也展現地方政府對活動的支持與國際交流的重視。
中原大學半導體產業學院院長傅昭銘表示,中原大學持續深化與在地科技產業的合作,積極為學生提供實習與職涯發展機會,展現產學接軌、國際連結的辦學方針。透過整合學研資源及舉辦國際交流活動,中原大學促進跨文化、跨領域的學術合作,提升師生的國際視野與創新能力,同時吸引全球優秀青年加入,也強化亞太區域科研人才的培育。
中原大學校長李英明提到,中原大學自2022年設立全台首間「智慧運算與量子資訊學院」,在量子科技教育領域展現專業優勢,課程設計創新,積極推動人工智慧、量子計算與大數據等高階技術與產學結合。相關研發應用涵蓋金融運算、再生能源預測、新材料研發及永續教育,成果屢獲國際期刊肯定。
李英明進一步說明,此次承辦2025年APCYS,不僅是對中原大學科研與教育成就的國際肯定,也深化與各國的科學交流。透過會議舉辦,展現中原在全人教育、多元學習與跨域整合的成效。未來,中原將持續強化與產業及國際資源的連結,打造開放共享的學術平台,培育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人才,為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貢獻心力。
本文由《桃園電子報》原始發布,部分資料引用自授權來源。您可透過轉貼連結方式分享本文,未經授權,請勿重製、複製或轉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