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出總統賴清德原訂8月將過境美國,前往中南美洲友邦國家,卻遭美方拒絕過境,因此取消出訪行程。對此,國民黨籍桃園市議員凌濤認為這是3大原因所導致,並指出賴清德不僅黨內國內跛腳,恐怕連台美關係都要死當。

凌濤說,賴清德為了拉抬大罷免,降低在團結十講之後累積的自身仇恨值,日前大張旗鼓傳出要過境紐約、達拉斯,孰不知根本還沒談攏,更提前遭中國大陸掌握,因而見光死。外界關注美國對台政策是否改變,未來是否輕易受到中國大陸的壓力,而不挺台灣,但也顯示現在的美方與賴政府的信任程度遭受嚴峻挑戰,民進黨內外交迫,不能在宣稱台美關係史上最佳,而必須積極調整美中台的策略。
凌濤認為,賴清德這個任期若成為無法過境美國本土的總統,恐怕是因為他在上任之後的三大事件觸動美國敏感神經,美方可能逐漸認定他是一位狂人總統,不便給他更多籌碼,製造美國區域策略的困難及複雜度。首先是賴清德的「賴十七條」,甚至破天荒定義對岸為「境外敵對勢力」,此舉前總統蔡英文不敢做,馬英九也不會做,唯獨賴清德為了迎合罷免青鳥的情緒價值,如今在團結十講將要談到「外交」之際,緊急「被取消」訪美,真正外交風暴恐怕不言而喻,簡言之,賴清德躁進的態度恐怕令美方感到不安。
此外,凌濤認為,賴清德把司法當成清算政敵的武器,在證據薄弱的狀況之下,關押在野黨主席柯文哲,製造寒蟬及社會紛亂也是遭拒絕過境的原因之一;最後一點,就是這次民主史上少見的大罷免,賴清德不願認清少數總統應有更多朝野對話,反而脫口說出打掉雜質,讓外界震驚。
凌濤指出,「台獨」與「獨裁」的形象被美國看見。為了挽救大罷免,賴政府不惜在外交安排尚未妥適之際,可能見光死的風險,把台灣過境美國的國際關係當國內政治操作,把國家大政當兒戲,賴清德不僅黨內國內跛腳,恐怕連台美關係都要死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