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這幾年國內房市熱絡,加上產業發展蓬勃、台商回流、資金挹注、企業擴廠…等因素,都帶動房地產的需求、交易增溫;其中土地交易由大為攀升到央行重拳打炒房後而呈「暫時止歇」,不動產專家、前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表示,整體房市在未來3至5年為價跌量縮過程,經調整後,整體不動產業將朝更健康的方向發展,但若希望房價跌幅更多一些,可能也不太實際。
莊孟翰舉出相關統計資訊,2016年北台灣土地交易金額高達8,132.59億元、其後2017年8,025.58億元、2018年台商回流當年迅速攀升至11,102.57億元,2019年再攀升至11,287.00億元、2020年12,961億元、2021年11,929億元、2022年12,539.6億元、2023年11,157.4億元、2024年更攀升至最高點15,474.7億元,並且2024年還較2023年大幅增加28.7%;不過今(202)年因2024年9月19日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限貸令」影響,土地交易呈現暫歇狀態。
莊孟翰說,2024年最值得關注的是,北台灣土地交易金額最高的是新北市5,514.4億元,其次為台北市4,026.1億元,第三名則是桃園市3,926.9億元,並且都是2016年以來的創新高價,在此情勢下,往後三年土地交易暫歇將是趨勢。
不過央行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銀行「限貸令」衝擊下,將有變動。莊孟翰指出,從2016年土地交易數量逐漸呈現增加趨勢之後,2018年更因台商大量回流而導致2018~2024年每年交易都超過1兆元,並且2016~2024年累計高達10兆2,609.44億元。此土地交易逐年增加趨勢,無形中也逐步推升房價上漲,但從今年之後,在房價普遍呈現下跌情勢下,除非具有交通利多與產業投資因素激勵,否則土地價格下跌預期也將是必然趨勢。
相關統計資料顯示,全國土地交易從2019年之後就呈現逐年增加趨勢,2019年土地交易金額為1.54兆元,其後2020年1.67兆元、2021年1.7兆元、2022年1.94兆元、2023年2.08兆元、2024年2.56兆元,總計2019~2024年全國土地交易金額高達11.49兆元。莊孟翰認為,由土地交易數據大都集中在大型建商所衍生的建築產業動態,必然又是汰弱留強的嶄新發展趨勢。
由近年土地交易資訊顯示,莊孟翰分析,只要房價不出現崩跌情況,而只呈現逐年緩和下降趨勢,整體房市在未來3至5年價跌量縮過程,經去蕪存菁之後,整體不動產業將朝更健康的方向發展;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在地價、造價與工資逐漸上漲情況下,雖然房市走冷,房價可能逐步下跌2至3成,但若希望「房價跌回三年前的原點」,恐怕也是不切實際。
更多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