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投縣信義鄉可樂可樂安山發生死亡意外,一名70歲陳姓阿公帶著8歲孫子,與另名63歲詹姓女山友前往南三段登山,不料陳男、詹女因失溫死亡,8歲男童自行報警求助獲救。對此,資深登山專家雪羊(黃鈺翔)也分享保命的三重保險方法,「遭遇惡劣天氣時,風景最美的地方,卻會變成最危險的地方」。
雪羊在臉書粉專「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發文,2020年前每年夏天他都一定會安排一趟超過10天的長程縱走,無可避免地與颱風季重疊,也遇過許多惡劣天氣,所以有一些通用的心得可以分享,那就是三重保險,「密切注意天氣,決不戀戰當撤就撤」、「找尋避風處提前判斷紮營避難與否」、「長程縱走選用堅固的帳篷」。
雪羊指出,首先就是掌握天氣,爬山遇到訊號不要顧著滑手機,第一件事情是跟留守人報平安,接著關切氣象相關資訊,決定要繼續前進還是撤退;這起山難的路線訊號點確實不多,但在內嶺爾山到義西請馬至山間的稜線上是有訊號的,那時就能依照預報情勢,推估颱風來襲時隊伍可能會在什麼位置,有沒有躲避可能;若那時選擇撤退,時間還綽綽有餘。
雪羊提到,只要隊伍在山上每天有把握訊號好好自己研究天氣,那基本上不是能在颱風來臨前就趕快轉進撤退下山,就是能提前預知自己在颱風來臨前能推到哪個安全的位置避難,安全分數已達90分了,而且颱風跑太快躲不掉或走太深撤不下來的情況,真的沒有那麼常見。
雪羊也詳述第二道保險,萬一真的跑不掉,那隊伍就只能依照自身的知識與經驗尋找山中安全的避難地點。這時「決定要紮在哪裡」就顯得非常重要,可以說是門藝術,因為山中的避風平坦營地不多,躲颱風最少二天起跳,太早紮營浪費糧食沒必要那麼苦,太晚紮營又只能在避風的奇怪斜坡或畸零地中將就,十分痛苦。
雪羊也舉例要點,可以選擇健康無枯木的森林凹谷、判斷風向後的避風掩體後,切記不要在毫無遮蔽的草坡、懸崖崩塌地與溪流附近、低窪地,只要有個避風好營地,跟待在山屋一樣,不用急著下山,也不用擔心糧食吃完挨餓還是怎的樣的,記住,人只要有水喝就能活很久,至少三週起跳。
雪羊表示,當你走入行程長達一週以上的原始深山,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克服來自大自然的所有挑戰時,一頂非常堅固的帳篷,就能成為最堅實的第三道保險,讓你在前兩道保險失效時,穩穩地在最惡劣的環境中守護你的生命;如果因為現實考量經費不足或不想花這麼多預算在帳篷上,那前兩道保險都比第三道保險還要重要,有確實做好,就已經很安全。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 陳佩琪喊揹骨灰!律師嘆「情勒司法」:逾20位法官認定柯文哲罪嫌重大
. 日本機票需求下降「來回下殺2666元」!台灣人改去這3地方
. 雙普會突談中國!川普:習近平說我總統任內不會對台灣出手
. 楊蘭蘭遭疑是習近平私生女!財經網美揭密「中共高層取名疊字原因」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