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0日 星期三

「多囊性卵巢」不只易不孕、併發症 更要小心子宮內膜癌

20345bf4353459f2d05c84dffd781cdd l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靖昀報導】現代女性生活工作壓力大,可別輕忽「月經不規律」的身體小警訊!不管是月經沒來、來很久,甚至滴滴答答量超多、經常出現異常血塊都別忽略。不少女性輕忽月經不規則,檢查之下才發現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不僅容易導致不孕,嚴重甚至易引發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

惠心婦產科小兒科診所李秀琳醫師指出:「在臨床上青春期的小女生比較難發現,因為很多初經剛來的時候,本來經期就不規律,容易忽視。不過到17歲、20歲以後,開始發現月經好幾個月不來,一檢查就發現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情況。」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好發20至35歲 有「2項」條件才能判定

李秀琳醫師說明,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是一種常見的女性內分泌代謝疾病,好發年齡是20到35歲左右,影響約6%-13%的育齡女性。臨床上,診斷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通常需滿足以下三項條件中的兩項:一為月經週期不規則;二為體內雄性素過高,可能表現為多毛、長痘痘或抽血檢查雄性素指數偏高;三為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卵巢呈多囊性,亦即兩側卵巢可見多個小濾泡排列。

不過,李秀琳醫師強調:「如果超音波顯示為多囊卵巢,並不能就此診斷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還需結合其他臨床症狀來確診。」

因為平均有20%的正常女性從超音波看起來也有多囊性表現。必須要同時符合「月經異常」或「男性賀爾蒙高」的臨床表現,才能判斷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多囊性卵巢」有特徵 月經不規律、多毛、不明肥胖

多囊會什麼表現呢?其特徵包括:月經不規律、稀少或停經、男性荷爾蒙過多而導致多毛長鬍子、狂冒青春痘、不明原因肥胖等。李秀琳醫師表示,民眾可以先檢視,如果月經週期不規則,包括月經35天以上到3個月都不來,或是經常出血大於1個禮拜,甚至是量很少滴滴答答多日,建議可以找醫師檢查確認。

醫:治療從減重開始 積極改善代謝障礙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女性常見的生育障礙原因之一,但並非所有患者都和不孕症劃上等號,如果能自然排卵還是可以懷孕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很難完全治癒,治療的目的著重於改善月經及減少併發症,由患者是否有懷孕計畫以及症狀輕重決定療程。

育齡婦女若有懷孕計畫,可以透過排卵藥物恢復、刺激排卵來提高懷孕機會。李秀琳醫師解釋,想懷孕的多囊性卵巢女性,如果合併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等,建議在備孕之前,先積極「減重」來改善代謝障礙。對於有懷孕計畫的患者,臨床上建議改變體重與生活習慣,會有助於提升排卵機率及治療效果。若沒有懷孕計畫,藥物的使用首重調節月經,保護子宮內膜以及改善胰島素阻抗。

李秀琳醫師說,針對月經異常的女性,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年齡、體重以及內分泌等因素進行評估,視情況選擇短期使用的藥物協助調整生理週期。臨床常見用藥類型包含荷爾蒙調整藥物與改善代謝的藥物,治療期間約為3至6個月,實際療程與用藥需由醫師依個別狀況判斷。若患者是肥胖體型(BMI大於等於24以上),除了藥物治療之外,應積極控制體重、降低體脂肪,有助後續治療。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未控制 可能引發多重併發症

若放著多囊不理會,長久下來可能引起併發症;像是不孕症、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等代謝性疾病、黑棘皮症,以及子宮內膜病變的風險都會明顯上升。李秀琳醫師表示,根據其臨床經驗,多囊性卵巢除了會有生殖系統問題,包括不孕或是月經異常,也常合併慢性內分泌疾病,包括肥胖等代謝系統疾病。另外,因為多囊卵巢會同時合併高胰島素阻抗性,所以會增加肥胖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也會增加高血脂,高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等,都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若月經不規律未獲得控制,會增加子宮內膜過度增生的風險,可能進一步提高子宮內膜癌的機率。所以沒有懷孕計畫的女性,保持月經規律有助於預防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併發症。

李秀琳醫師建議,「多囊性卵巢綜合症」跟生活習慣很有關聯,很多不好生活習慣也會讓它惡化。所以,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包括戒菸、戒酒、避免熬夜、減少高糖高熱量食物,減少咖啡因的攝取,以及適度運動皆重要。

e760b6010c6e3c39a7a6064e231e2ca5

【延伸閱讀】

市售更年期補給品百百款怎麼選?醫建議先尋求診斷再挑選合適成分

別再將HPV與子宮頸癌劃等號 感染不分男女!醫籲接種疫苗防「6癌1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918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