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去(113)年底,桃園市文化局轄管的40處藝文場館雖有整體人次成長,但有6處場館參訪人數卻出現下滑,此外,部分場館更出現收入無法應付維護費用情況。規劃面上,也被發現存在如停車動線不佳、路面砂石易致摔倒,餐飲及遮蔽設施不足等,影響民眾參訪意願之缺失;審計部桃園市審計處在總決算審核報中建議文化局,應強化行銷推廣並改善設施設計,以提升參訪體驗與場館永續經營效益。

審計處首先指出,場館總參訪人次雖由112年度之119萬餘人次,增加至113年度之305萬餘人次,但中原文創園區等6處場館參訪人次呈下滑趨勢,其中太武新村眷村文化園區因113年度更換營運團隊及縮減活動辦理場次,平均一天參訪人次由112年度之121人次,下降至113年度之76人次;龜山眷村故事館於112年度及113年度之平均一天參訪人次為51人次及47人次。八塊厝民俗藝術村等5處場館112年度及113年度收入均不足支應維護費用,其中八塊厝民俗藝術村收支差短最高,112、113年度合計達188萬餘元,建議加強行銷推廣,並強化場館經營特色及亮點,以提升在地文化發展。
文化局表示,該局持續與觀光旅遊局、新聞處等局處機關進行橫向聯繫,並於桃園事、桃園誌等網路平台加強推廣,另將研議更多元文化體驗旅遊行程,透過精準行銷提升民眾參訪及回訪意願,進一步促進文化資產活化及藝文場館永續經營。
審計處也提到,有民眾反映中原文創園區停車交通動線規劃不當,及停車場路面因使用砂石舖面,機車行駛易打滑,並有發生民眾摔車受傷事件,4倉、10倉及11倉未依原規劃完成輕食區及複合式餐飲空間,且該園區腹地廣闊,室外遮蔽物少,卻無室內座席區,室內、外均無飲食區,影響民眾留駐參訪意願,此外,市集活動主要集中在戶外走道,但走道空間有限,導致整體動線不佳。
文化局說明,去年11月已完成園區停車場中線鋪面改善作業,並於今年1月完成11倉、12倉之間活動式織棚遮陰裝置,全區之遮蔭規劃及座位席區改善,將於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城市美學公共場域設計共創-中原文創園區整合規劃」案進行規劃及改善。
審計處接著談到,桃園市立兒童美術館因本身未設置停車場,有民眾反映須另謀停車位後再步行前往,不利家長陪伴幼齡兒童,尤其遇到天候惡劣更是如此,且館外地板鋪設金鋼砂,屬粗糙地面,容易導致兒童跌倒,並有多起受傷事件,且動線設計及展覽場地上仍存有多項待改善事項。
對此,文化局指出,有關美術館停車場整體規劃,將於桃園市立美術館設置302格汽車停車格及131格機車停車格;館外地面粗糙部分,已加強向民眾宣導注意安全;自去年4月營運迄今近11個月,民眾評價已從原Google評論3.6顆星躍升至4.6顆星,美術館針對不同性質、不同年齡的孩童觀眾,在展覽規劃進行展區體驗區分,從靜態觀賞到互動體驗皆有納入常態性規劃,而現場標示也加強分區說明及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