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年教育部師鐸獎歷經各縣市及教育部嚴格評選,邀集學者專家及社會公正人士逐一進行書面資料審查及面談,於眾多候選人中選拔出優秀獲獎者。今年桃園市共有3位師長獲此殊榮,教育部將於9月18日舉行表揚大會暨總統餐會,獲獎者將接受總統賴清德親自頒獎,以表揚他們對教育工作的貢獻和付出。其中,其中,龍山國小老師孫珮珊曾為弱勢學童改善生活環境,重拾自信,改變了孩子的人生。
教育局提到,學生晶晶和哥哥因家境困苦,常穿著髒兮兮的衣服,身上帶有異味,導致同學們疏遠他們。一次,晶晶的弟弟在無大人陪伴下不慎落水,年僅小一的晶晶必須面對沉重的傷痛。孫珮珊得知後,深感心疼,決定幫助晶晶改善生活環境。她發起募款活動,募得洗衣機和衣物,還安排特教助理協助晶晶保持清潔。短短兩周,晶晶變得整潔有自信,開始主動與同學互動,臉上重新綻放笑容。這份關愛不僅改變了晶晶,也讓孫珮珊深刻體會到人性的溫暖與力量。
教育局表示,教學是探索與實踐教育理念的旅程,謙和溫暖的孫珮珊為這句話作了最佳註解。孫珮珊教學深具創意,勇於嘗試設計思考與環境教育課程,她屢次帶領學生參加全國競賽並獲佳績,展現優異教學成果,同時以部落格記錄創新教學歷程,累積440篇教案,吸引近37萬人次點閱,成為教育界自發性分享與共學的最佳典範。
教育局提到,在品格教育上,孫珮珊長期推動「七個好習慣」與讀報教學,融合社會情緒學習,協助孩子培養自律與同理心,並打造支持學生全人發展的學習環境。身教力行的她,是所有教師的最佳夥伴,長期合作的黑松教育基金會與沛德國際教育機構亦高度讚揚孫珮珊在環境教育與品格領域的貢獻與影響力。孫珮珊將持續秉持「認真生活、精進學習、分享教學」的信念,成為孩子生命中的光,讓教育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