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市教育局持續推動防災教育,協助各校將防災觀念與準備融入校園日常。位於復興區的霞雲國小為教育部防災校園進階推廣案學校,結合在地特色與霞雲里辦公室、優霞雲文化健康站、霞雲派出所等,擴大建立防災夥伴關係,共同推動「國家防災日」,宣導親師生與民眾加強地震等平時防災準備,以確保自身安全,落實震災準備及應變。

霞雲里里長洪明德指出,復興區位於高致災的潛勢災害區,學校同時也是霞雲里發生災害的疏散撤離集結點;而避難收容處所則由霞雲社區活動中心開設,在里民需要緊急照護時,提供災時救助民生物資、災後協助復原救助。平時則透過強化各項防災需知,持續提升民眾防災素養。

霞雲國小校長羅幼蓮表示,藉由國家防災日,學校推廣正確的地震防災知識與緊急避難應變能力,並鼓勵學生與家人共同討論與參與,透過實際演練,落實防災準備,才能在災害來臨時降低傷害,守護生命財產安全。
霞雲國小表示,學校不僅是部落生活、文化的中心,更是學校、社區及社會教育的學習場域。為建立親師生及里民正確防災知識、加強防災教育及提升親師生的災害應變能力,平日即將防災教育課程深耕於教學之中。
教育局提到,透過社區化、在地化防災避難實地演練,霞雲國小持續提升師生與社區民眾防災意識及面臨災害時的自救、互救能力,完備全民防災,建立強韌的防災體系,促進社區災害風險意識普及,並強化公共安全及減災能力,落實平時減災、災時應變及災後復原等災害防救工作。教育局也期許持續深化跨校、跨區及跨社區的合作網絡,讓防災融入日常生活,打造更安全、更有韌性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