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4日 星期三

陪夫健檢6旬婦意外發現大腸癌 自然孔微創手術成功切除

c80419382628d034ce4e748793a1bba5 l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一名63歲程女士陪同先生到醫院健康檢查,等待過程中在癌篩櫃台發現有糞便潛血檢查,順手領了糞便篩檢管回家,沒想到糞便潛血檢查報告竟為「陽性」。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賴以立醫師表示,隨即為程女士安排大腸鏡檢查,在乙狀結腸發現一個疑似早期癌症病灶,切片結果亦證實為腺癌(大腸癌)。

大腸癌並非單一因素引起 環境、基因、遺傳變異皆有關連

賴以立醫師說明,大腸癌的致癌機轉目前尚未完全被了解,但環境因素(如抽菸)、基因(家族史)、遺傳變異以及生活方式(飲食等)都有所關連。大腸的息肉也有轉化為癌症的風險,現行的糞便潛血檢查能幫助找出風險較高的病人來接受大腸鏡,進而迅速診斷並治療。早期大腸癌傳統的剖腹手術已經被微創腹腔鏡手術取代,但微創手術仍需要一個比較大、以取出檢體的傷口,自然孔手術能對適合的病人有所幫助。

02cf17a99d83919fd7f3669f30ea036a

醫:可用自然孔洞途徑取腫瘤 最大傷口約1公分

賴以立醫師表示,根治手術以微創方式進行,由數個小孔洞穿過肚皮,切除腫瘤、腸子、附屬血管淋巴組織,最後將腸道吻合。可以採用腹腔鏡或是達文西機器人輔助進行,手術費用可由健保給付,病人需自付手術耗材費用。另外,依程女士健康狀況、腫瘤位置與身體結構特徵,可能可以用自然孔洞的途徑取出腫瘤以及附屬組織,這樣肚皮上最大的傷口僅約1公分。

及早發現大腸癌 「糞便潛血檢查」下修至45歲以上補助篩檢

賴以立主任指出,關於手術耗材的選擇,乙狀結腸腫瘤切除吻合手術中,若由自然孔洞的途徑取出檢體,醫師需要在病人體腔內完成腸道吻合的全部過程。舉例說明,微創腹腔鏡的器械像以雙手持烤肉夾,左手夾持肉,右手夾持針;而達文西機械手臂則像以左手三指持肉,右手三指握持針。拿著烤肉夾可能僅能戳肉看熟度,而以手指持針,就能更輕鬆的精準運針、吻合腸道。

賴以立主任提醒,由於年齡增長、大腸黏膜長出息肉仍是演變為大腸癌的主因之一,衛福部補助的糞便潛血檢查已由50歲降為45歲以上補助篩檢,若能早期發現並治療,就能有較理想的結果。

【延伸閱讀】

肚脹「三天沒排便」竟大腸癌三期 醫:5公分腫瘤塞住

大腸癌近3成發現已是四期!醫:「三管齊下」積極治療仍有望延長存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257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