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7日 星期日

副刊/即使沒有也是一種有

4545 1
作者: 麥克‧班德 繪者: 修‧墨菲 譯者: 黃又青 出版社:阿布拉。圖:截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沒有」是什麼?「沒有」有什麼好說的……要如何向孩子解釋!有無的概念從形而下來看是很具體的,但從形而上的角度看來是抽象概念,繪本《一本關於沒有的書》一開始就說:「好吧,就拿餅乾罐來說好了。如果你把裡面所有的巧克力碎片餅乾都吃掉,這個罐子就會空了,對吧?錯!這個罐子會充滿了沒有……」因為即使沒有,它也是一種有。哇,腦袋開始進行思考了…….

4545 3
要如何向孩子解釋「沒有」。圖:截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如果你把房間裡的玩具都收好,地上就沒有東西了(這樣會讓你的爸爸媽媽高興)如果你把盤子裡的東西都吃完,就沒有東西剩下來了(這樣會讓你的爸爸媽媽高興)以詞彙的方式告訴小朋友「沒有」二字,至少不要害怕沒有。接著又提到:「有了沒有,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有趣又有智慧的一本書。

4545 2
有無的概念從形而下來看是很具體的。圖:截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事實上提到有無的概念,第一個想到的是老子的哲學思想,「無」不是沒有,而是蘊含一切可能的「有」,如果說儒家的語言是正面的解讀,那麼老子的語言就是從反面來提醒大家。大部分的人總是重「有」不重「無」,重「實」不重「虛」,在功利主義當道的現在,我們的思考模式一直在比誰擁有較多,每個人都想擁有健康、幸福、自由、財富……可否試想如果沒有「擁有」這些,又會如何呢?答案應該很多元吧,因為每個人著眼點真的不一樣,如果沒有「擁有」,我會痛苦、會不安、還是會釋然、會反思,也許如果沒有「擁有」,就不會再失去什麼了,會不會也是另一種契機呢?

其實人到最後終究要面臨「沒有」這件事,想想我們總是充滿佔有的衝動。這時更能感受老子要人回到自然,致虛守靜,更提出了相對的概念,現象界一切存在體都是兩兩相對,人世的價值判斷常在這樣的思維對待下產生,大部份的人一直執著在世俗價值觀的樊籠裡,產生了喜怒好惡情緒波動,盡其一生力量,努力追求著「擁有」這件事。人活著,當然會有各種慾望,如何看待這些慾望似乎就決定了人生的展現,不是不要有慾望而是必須回歸至最自然的本能之中,填飽肚子維持健康與他人有良好關係這都是本能慾望的滿足,這是一種心境上的飽滿,不假外求拼命爭取而來的。

是該想想「沒有」在自己的生活中,是一個什麼的存在呢?一時沒有了健康會更注意小心;退休後沒有了頭銜可以做回自己;生活沒有了壓力可以輕鬆自在;沒有了更多的財富就得學會簡單過日子;人生也許沒有了牽絆可以更自由……「沒有」也沒有比「有」較差啊。

——原載於安可人生〈後青春繪本館〉專欄。

作者
文亭硯
退休高中國文教師,熱愛閱讀喜歡書寫,目前是熟齡繪本閱讀推廣及帶領人且為安可人生~後青春繪本館專欄作者,並擔任各日照、據點活動講師,以繪本陪伴長者服務志工。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