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鋼筋水泥到綠色工地,傳產的轉型,不只是一場技術革新,更是一場時代的抉擇。國內知名營造商,就選擇從工地工務所開始革新。使用二手貨櫃取代一次性組合屋,回收木棧板化身辦公隔間,原本高碳排的水泥,換成耐震性能不輸傳統的低碳石灰石混凝土。再加上可重複使用上百次的鋁模系統,以及隔熱降溫、來自廢棄物回收的石膏砂漿,將低碳工法落實到每個細節。從溫室氣體盤查到供應鏈合作,他們用行動證明,即使是傳產,也能翻開永續新篇章,讓每一塊建材,都成為減碳的起點。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更多《鏡新聞》報導
農廢成金 鳳梨葉纖維成紡紗綠原料 台灣紡織業研發自動化技術 降成本領先全球|解密綠行動
斥資8億蓋綠色工廠 再生塑料製成瓶器減碳14% 皂界傳奇力拼轉型|解密綠行動
老炭廠重生 修枝木蛻變 木酢液、炭盆栽、木製家具 陳偉誠「與木共生」的溫柔信念|解密綠行動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