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開學後人潮密集、互動頻繁,近期流感疫情有升溫趨勢。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觀察發現,兒科門診流感確診人數明顯增加,提醒家長務必提高警覺,落實防護措施,避免疫情在校園中擴散。
部桃兒科部主任李倩瑜表示,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傳染力強、潛伏期短,特別容易在學校、安親班等密閉空間中迅速傳播。與一般感冒不同,流感症狀來得又急又重,常見表現包括高燒、喉嚨痛、咳嗽、流鼻水、頭痛、全身痠痛與極度疲倦,部分兒童還可能伴隨噁心、嘔吐或腹瀉等腸胃不適。多數患者可於一周內康復,但若病程延長超過兩周,或出現肺炎、腦炎、心肌炎等併發症,就必須提高警覺。她提醒家長,若孩子出現呼吸急促、嗜睡、抽搐、持續高燒或拒絕飲水進食等警訊,應立即就醫,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護理師劉珮芬指出,預防勝於治療,每年接種流感疫苗仍是最有效的防護手段,能顯著降低重症與住院風險。學齡兒童免疫力尚未成熟,是流感的高風險族群,家長應主動安排疫苗接種。日常生活中,也應落實勤洗手、配戴口罩、遵守咳嗽禮節、保持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並確保充足睡眠以維持免疫力。同時保持居家與教室空氣流通,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或密閉空間,都是預防感染的重要關鍵。
若孩子確診或疑似感染,劉珮芬提醒,應讓孩子在家充分休息,避免帶病上課,以防班級內交叉感染。居家照護時可多補充水分、按時服藥、觀察病情變化,若出現高燒不退或病況惡化,應儘速就醫。
她強調,校園是孩子每日生活與學習的主要場域,也是防疫的前線。家長的警覺與配合,正是守護孩子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唯有家庭與學校攜手落實防護,才能共同築起守護社區的健康防線,讓孩子們安心學習、平安成長。








